雄起!四川得行!
在人类与新冠肺炎疫情旷日持久的遭遇战中,
四川这个局部战场,
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疫”。
酷暑下,
随处可见排队做核酸的四川人民。
暴雨中,
四川人民依然打伞做核酸。
此起彼伏的疫情,
再一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作为中国的西部大省,
四川与7个省(区、市)接壤,
北连陕西、甘肃、青海,
南接云南、贵州,
东邻重庆,
西衔西藏。
目前,周围省份的疫情,
通过航空、铁路、公路等溢入四川,
而省界毗邻地区隐匿传入四川的风险仍然较大。
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8月12日以来,
甘孜、阿坝累计排查重点风险区域来返州人员近1.8万人,
8月13日至25日,
成都共计管控西藏航班161架次、1.7万余人次。
“这是返川大军要来了?”
网友们纷纷关注,
四川如何应对?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四川省应急指挥部对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间接接触,
可能在风险区域停留一定时间,
存在一定感染风险的人员紧急赋应急黄码。
赋黄码,
不仅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对防外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截至目前,
四川此轮疫情仍为“零外溢”,
四川还在持续采取有力措施,
努力防止风险外溢。
宁愿自己难,
不让大家急,
体现四川的大省担当。
四川的地貌特征复杂,
既有盆地又有高原。
特别是川西高原,
海拔4000~4500米,
地广人稀。
当西藏疫情发生后,
与西藏接壤的甘孜石渠、德格两县,
承接了大量的从西藏来川人员,
如何快速“追阳”?
针对高海拔、牧民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情况,
成立了“马背核酸检测队”“摩托车核酸检测队”,
专门负责牧民的核酸检测等防疫工作。
高原上的“白骑士”,
他们用最传统的交通工具,
打通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同样,阿坝县的疫情防控任务也很重,
7000多的虫草农牧民即将从外省返乡。
为了将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好,
甘孜、阿坝两州认真执行“入川即检”,
全力守好“川西门户”。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
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交界处,
过去设的“入川即检关口”——
巴塘县“竹巴龙健康服务站”(原来设在巴塘县竹巴龙乡卫生院附近)
因疫情防控需要靠前挪了1.4公里,
直接“搬”上金沙江大桥桥东面。
入川“西大门”的这个卡点,
自此多了上百名健康守门人。
历史一再表明,
四川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
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忠勇精神”。
这在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中
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
今天,
四川人又一次展现,
他们敢于“雄起”的精神。
为了共同抗击疫情,
四川人民有钱的出钱,
有力的出力。
只要所在市州有本土疫情发生,
立即持续两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
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其中,街道每周至少开展2次,
乡镇每周至少开展1次。
即使不是免费,
两周四次核酸检测,
14元的费用,
四川人民笑称,
还没有一杯奶茶贵。
为了疫情早日清零,
少喝一杯奶茶又爪(zua)子嘛。
在全力做好省内疫情防控的基础上,
“川军”四向出征,
上演现代版“北上东进,南渡西挺”。
北上援“吉”
跨越3000公里,
以大爱之举为江城人民筑起坚固的“铜墙铁壁”。
东进援“沪”
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伍,
40天来夜以继日,
为上海保卫战作出了四川贡献。
南渡援“琼”
四川派出2000余名医护人员、33名疾控人员支援海南抗疫,
在儋州搭建3个气膜实验室,
全力以赴配合支持海南同仁投入抗疫工作。
西挺援“藏”
派出最精锐的疾控流调和医疗救治人员,
分别奔赴西藏5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夏天,
四川遭遇了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四川人民依然展现了,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使命精神。
人人都是防线,
四川敢于“雄起”。
从抗战到抗疫,
从内防本土疫情到北上东进南渡西挺支援全国,
从外防输入压力倍增到“零外溢”,
从“入川即检”到应急黄码……
无论您从哪儿来,
四川永远欢迎您!
报备整起,
核酸做起,
火锅、串串儿就可以约起。
雄起!四川得行!
看度记者:唐韵
版面编辑:孙雨彤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