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 这些糖尿病知识你需要了解→
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保护明天”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还会出现疲乏无力、四肢发麻,刺、痛、皮肤瘙痒、尿中泡沫增多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毫摩尔每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毫摩尔每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6.5%,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开展糖尿病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早干预。成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有糖尿病前期病史者;
◆年龄≧40岁的人群;
◆体重指数(BMI)≧24的人群,或中心性肥胖,即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的人群;
◆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的人群;
◆缺乏体力活动者;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的胎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有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黑棘皮病患者;
◆甘油三酯水平>2.22毫摩尔/升,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0.9毫摩尔/升的人群,以及正在接受调脂治疗的人群;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的人群;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者。
小误区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原因是因为吃了太多的糖。其实糖尿病的引发原因很复杂,在饮食上不仅仅与吃了太多糖分有关,也包括摄入了太多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及动得太少。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糖尿病的危害不在于本身,而是由于血糖异常带来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预防糖尿病对我们的健康极为重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科学饮食
1.主食
(1)食物多样化,粗细粮搭配,荤素兼顾,使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尽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严格限制高糖食物。
2.蛋白质类
(1)内脏含胆固醇较高,不宜过多食用;
(2)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畜肉或禽肉,鱼类能提供优质动物蛋白,可适当多吃一些;
(3)每天吃半个至1个鸡蛋;
(4)豆类对降低血糖和血脂也有良好的作用,将大豆与谷类食物混合使用时,是改善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较好方法。每日推荐量30~50克。
(5)乳类宜选择无糖、低脂乳制品;
3.蔬菜
(1)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多数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
(2)每天蔬菜摄入量要达到三至五百克,至少3个品种,最好5个品种以上,以深色、绿叶蔬菜为佳;
4.脂肪类
(1)每日油脂类摄入量应不超过25~30克;
(2)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
(3)警惕看不见的油脂——坚果类。
5.烹调方法:
(1)合理加工、合理烹饪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如:黄豆整粒炒,蛋白质消化吸收率54%;发芽后炒,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65%;加工成豆浆后消化吸收率为85%;豆浆中加入电解质(卤水等)制成豆腐,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可以高达90%以上;
(2)推荐的烹调方法:炖、清蒸、烩、凉拌、煮、汆、煲
(3)不推荐的烹调方法:炸、煎、红烧等,对蛋白质、维生素破坏多,肉中脂肪过度氧化产生致癌物,增加脂肪和热量。
6.合理安排餐次
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三餐,使主食及蛋白质等较均匀的分布在三餐中,并定时定量
7.饮酒
(1)尽量不饮酒,每日限制饮酒量,不超过1~2分标准量/日
(2)应在进食后饮酒,因为空腹饮酒可诱发患者出现低血糖,尤其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更容易发生。
二、规律用药、按时复查
一定要遵医嘱,不要忌讳用药,平时监测血糖,量量血压,增加依从性,及时复查,与医生结合调整治疗方案。
三、运动
每天至少30分钟中强度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四、监测血糖
监测血糖并且认真记录,可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为医生正确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教育保护明天”,让我们持续关注糖尿病,共同呵护人类的健康!
编辑:何佳昕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