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三届八次全会《建议》的特色亮点有哪些?一文读懂
12月29日,成都市委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上,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对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特色亮点进行了专题解读。
突出对表对标,坚持同向同心
成都市委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深刻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战略、新要求,并结合实际贯彻到规划编制全过程,确保各项发展战略、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与党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市委坚持对标先进,先后组织专班实地学习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经验,细化优化成都“十四五”时期的思路目标、方法路径和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建议》明确提出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总目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努力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先行区、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和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先行区。一个“总目标”、一个“统领”,既是成都把新发展理念镌刻在城市发展旗帜上的具体体现,也是成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突出公园城市特质”重大要求、落实党中央赋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重大使命的战略谋划,充分展示了市委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五个“先行区”,展示出成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领域对标先进、勇争一流的使命担当,充分展现了市委先行示范的非凡胆略、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
突出战略定力,坚守韧劲恒心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始终坚持新思想指引、新理念导航的战略思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动成都能级位势实现历史性跃升,具备在更高层面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建议》提出了成都“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总目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为重要路径,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市民和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的,全面提升成都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总体要求,既一以贯之继承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思路,又与时俱进拓展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丰富内涵,充分体现了市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韧意志和战略定力。
突出审时度势,彰显城市雄心
成都市委坚持把城市未来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统筹谋划,科学研判了国内国际宏观环境变化和成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据统计,近五年成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8—1.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保持在36%—38%左右,初步研判“十四五”时期成都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8%左右,预计到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2.6—2.8万亿元,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14.6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此基础上,《建议》对表党中央关于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到202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并首次对2050年发展进行了远景展望,形成了一整套宏观战略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具体工作举措,擘画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系列新发展要求和重大举措,既顺应了世界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又契合了成都“十四五”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历史坐标,有利于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塑造竞争新优势,推动成都更好开启新征程、迈向新目标、续写新篇章。
突出使命担当,秉持营城匠心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和全省主干城市,肩负着参与国际竞争、运筹全球要素的国家使命,肩负着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整体成势的城市责任。这既是党中央和省委交给成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提高成都战略定位和位势能级的宝贵机遇。为推动党中央、省委关于“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成都落地落实,《建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聚焦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十大重点领域,对战略方向、路径选择、政策设计和重大举措等方面做出了系统安排,清晰回答了新形势下成都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
突出人本逻辑,永葆为民初心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持续提升。面向未来,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议》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感受最深刻、需求最迫切的重点领域,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包括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生活成本竞争力,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计划,持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抓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生态惠民示范城市,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努力让城市改革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加快建成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本。
看度记者:张强 杨岚
版面编辑:冯天赐
责任编辑:何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