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积极建言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来源:龙泉驿区融媒体中心 2021年09月03日 14:21

近日,龙泉驿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大背景,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项目,以“小切口、大纵深”的思路,以“社区基层治理与卫生安全”为主题,开展建言献策活动。

来自医卫、高校、政府部门的会员代表和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市民观察员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观察思考,分别从创新卫生应急管理机制体制完善医卫体系建设、建设智慧安全社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科学务实推进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

创新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完善医卫体系建设

龙泉驿区知联会会长、区一医院院长陈德才教授提出,当前卫生应急管理存在预警识别风险滞后、缺乏完备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应急响应与调度的高效性仍待完善等三个突出问题。他建议,一是推动智慧预警,创新不同渠道的症状监测信息自动获取和整合机制,创新反应迅速、准确有效的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评估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完善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创新案例推理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决策支持模型,从案例库中检索到最相似的历史案例及相关信息,为应对新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三是优化机构设置,呼吁成立话语权等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国家健康治理委员会(简称健治委),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

龙泉驿区知联会副会长、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赵咏梅博士提出,龙泉驿区现有医疗保健资源供给与社会医疗保健需求和风险防范需求不匹配。她建议,外引优质医疗资源,科学建设医联体,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内培现有医疗资源,加快区县医院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院内涵和服务质量;建议提前科学布局,建设“平战结合”防控基地,着力提升龙泉驿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议建智慧医院,完善智慧韧性安全医疗体系,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建设智慧安全社区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龙泉驿区知联会常务理事、四川科技职工大学高级实验师李为民提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参与率低,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不高。建议以传播技术构建社区文化共同体,开发一些融合居民生活、相关知识学习和出行需求的手机客户端或应用小程序,让社区治理措施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精细化、高效化;以智慧管理平台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搭建龙泉驿“区—街(镇)—社区”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社区小脑”民生服务功能,发挥“小区微脑”末端感知作用。

龙泉驿区知联会理事、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贵英提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人口流动更大,居民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参差不齐,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安全问题。建议强化社区安全建设的宣传教育,整理居民相关各类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物管公司的“基层管理”作用,制定规章制度,规范物管公司的职责,并给予执行规章制度的权利和义务,做到人员集聚的居民区的有序管理。

龙泉驿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市民观察员、大面街道龙华社区党委书记罗华群建议数据和信息共享,提高服务居民效率,特别是提高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服务居民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希望重视网格工作,创新网格工作机制,落实减负提能,让社区人回归社区本职本位,腾出时间聚焦党建引领,聚焦品质提升系列工作,集中精力组织社区群众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持续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

科学规划务实推进 共建智慧韧性安全城市

龙泉驿区知联会理事、洪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秦鹏认为,智慧韧性安全城市涉及行业面广、行政层级多,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共建共享构架体系,建设“智慧治理中心”来统筹推进。各部门开发平台、软件相互不兼容也造成了信息壁垒,建议整合部门数据,打破平台之间信息壁垒。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建议明确时间节点,倒排时间推动工程落地,形成时间路线图,才能加快落地见效。

龙泉驿区知联会会员、区发改局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负责人张程提出,信息化项目有政府采购和固定资产投资立项两种实施方式,两种方式在立项、审批、施工单位选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尽早确定项目实施路径方式,可大幅提高前期准备工作效率。为增强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适用性,建议采取多种方法精准、全面、完整的摸清市民对社区智慧安全建设的需求,以便确定设计功能,并进一步确定设备档次定位(国内一线、二线)、设备核心功能参数。

编辑:于梦珂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钱琨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