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丨同一标准办一件事 川渝共建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
2017年4月,作为同属于我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四川、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川渝两地携手开启在西部率先探索内陆自贸区新模式的新征程。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高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开放、创新合作越来越密切。开行中欧班列(成渝号)、实现川渝“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区通办、互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川渝通办涉税事项落地生根……
《规划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为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那么,成都自贸试验区目前建设情况怎样?未来将如何参与川渝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都自贸试验区——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区之一,自2017年4月1日揭牌运行以来,全面落实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59项改革试验任务有序推进,累积形成百余个改革创新案例。
今年9月8日,成渝两地共同签署了“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成都、重庆海关通过数据分中心系统互通,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两地企业可根据业务需要自行选择在四川或重庆地区办理电子口岸业务。
这一变化带来的益处,企业深有感触和体会。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关务主管谭礼彬表示,公司虽然是在成都注册的企业,但是在重庆也开展有业务,今后在重庆当地的受理网点即可申请办理电子口岸业务,不用两地往返,极大地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
“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是川渝两地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大力度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的要求,聚焦两地企业跨区域办理电子口岸业务需求,共同推出的一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
目前,川渝两地共有2000余家企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存在跨区域进出口业务办理需求,该项目落地实施后,可为企业单次业务办理节约近1000元,业务办理时间压缩2/3以上。
“川渝一盘棋”,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之间创新合作成果频繁落地。
成渝两地高新区共同推动成立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助力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争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储备,推动4个产业化项目纳入川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323.8亿元,占开工项目总投资的30%。
同时,成渝两地高新区共建“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互设成渝双城经济圈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协同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推动营业执照“一体受理、一体办照”,截至目前两地已互办互发企业营业执照10份。成渝两地高新区税务局签署了《税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两地征管一体化和办税便利化,联合推进便捷办税,推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等20项川渝通办涉税事项落地生根,探索跨区域经营企业联合监管新模式,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实现资质互认共助两地企业要素流动。
与此同时,紧紧围绕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四川天府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也频繁开展多层次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推动多项战略合作落地生根。首先,围绕推动同等申报要件的同一事项在两地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两江新区企业专窗”,已发出首张两江新区执照。两个新区还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服务专业委员会,服务于两地企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推动企业跨区域享受更加便利通关服务,天府新区海关与重庆两路寸滩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提升通关一体化效率。畅通跨域立案渠道,实现两地法院跨域立案,四川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与重庆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签署《川渝自贸区司法合作共建协议》,并联合发布《诉讼指引》和《典型案例》促进裁判尺度统一,而且还签署了《川渝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备忘录》。
在共建产业体系方面,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发挥重大产业平台旗舰作用,组建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八大产业联盟,积极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依托四川省港投集团、重庆渝欧集团等国资力量,探索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共同招引外贸总部企业和供应链链主企业,探索共建成链集群的外向型经济产业生态圈。
下一步,天府新区将继续推动与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开放通道共享、开放平台共建、营商环境共优等方面合作。年内,双方将实现开放资源互动,推动相关部门、平台公司、直属国企交流互访,同时做好将天府新区“电子居民”境外开办企业试点创新改革复制推广到两江新区,以及两区金融机构互设、金融黑名单共享等合作事项先行准备工作。
编辑:何佳昕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张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