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V5丨面对暂无核酸证明的3月龄重病宝宝 医生说了这两个字
“叮铃铃,叮铃铃!”9月3日21时48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庆云院区儿科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里,一位家住龙泉驿区的宝妈十分着急:3月龄宝宝全身皮疹,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9*109/L”(正常值为100-300*109/L),宝宝暂无核酸结果但病情危重,急需住院治疗。
情况紧急,急诊当班医生黄素秋了解情况后,立即报告儿科主任刘丽。根据多年从医经验,刘丽立即表示“收治!”简简单单2个字,是来自于医护们早已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准备和具备绿色通道诊治危重患者能力的底气。
刘丽一边指挥人员调度,一边安排救治方案。几分钟后,黄素秋就将小婴儿全身出血点、出血斑的照片发在了科室医疗救治群中。原来,家长打电话时就在医院外,电话打完后宝宝就立即被收治入院了。
在医院特设的无核酸病人缓冲区,医生紧急评估患儿病情及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按照应急处置流程开展各项诊疗工作。此时的患儿,精神、反应较差,面色苍白,全身瘀斑瘀点明显,连脚心都有很多出血点,血小板仅为1*109/L,还在下降,属于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颅内出血,消化道等内脏出血风险高,很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更迅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检测,初步排查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刘丽将有患儿姓名、登记号的标本照片迅速发给检验科保勇主任,还没有下班的保勇站在检验科旁的1号楼门口,帮助送标本,督导完成加急核酸检测等检查。
由儿科黄素秋、王思弦医师、蒋婷护士组成的救治小组,有条不紊地开展安心电监护、测血压、穿刺、输液、评估呼吸循环状况等一系列紧急救治,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急诊科也都通力协作。经过紧张的救治,9月4日凌晨3点,患儿病情趋于平稳,已转入儿科住院部。
9月4日15时45分,患儿的血小板为8*109/L,各脏器无出血表现。9月5日9时49分,患儿的血小板为65*109/L,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患儿病情平稳,出血点、斑逐渐消失,很快就能出院了。
看度记者:陈路
版面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张言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