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视频 | 卫星定位、3D数字测绘……天府农博园全川最大稻田画火“出圈”
春有五彩油菜,夏有鲜食玉米,秋有多彩水稻……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甚至每一天、每一分钟,天府农博园都有新变化。
距离中国农民丰收节还有10天左右时间,天府农博园大田展区内,寓意“五谷丰登”的近20组稻田画在三千亩大田里“肆意生长”,让大田展区再度“火出圈”。
“活”的稻田画
天府农博主展馆正前方,是简约大气的丰收节标志以及“庆丰收、迎盛会”几个大字,点明此次丰收节主题。
整齐排列的大白菜、豆荚、稻穗、谷仓、辣椒、南瓜等巨型图案,簇拥着“庆丰收、迎盛会”,寄托着“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主展馆右侧是“大国粮仓”几个大字,紧扣粮食安全。
从俯瞰图中可以看到,稻田画轮廓清晰、造型生动、颜色立体。“我们这些水稻有近十余种颜色。”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袁周平介绍说,除了肉眼可辨的黄色、紫色、绿色等,同色系还有许多渐进色,比如绿色就有好几种,深浅不同,增强稻田画的立体感。“水稻不断生长的过程中,稻田画的颜色也会跟着变化。”袁周平说道。
卫星定位“种”出120米巨型图
据悉,稻田画中,单个图最高的是玉米,约120米,最宽的是粮仓图案,约120米。如此巨大的图案怎样“绘”在田里?生长变化的水稻为何会如此“听话”,长成想要的图案呢?
“离不开设计时的数易其稿,以及种植后的密切观测。”天府农博园农业顾问柯建国教授介绍说,栽种前,技术团队利用卫星定位、3D技术进行数字测绘,制作出平面效果图和种植网格施工图,依据图样栽种不同颜色的稻谷。栽种下去后,会定期开展航拍,以查看初步成形效果,组织工人及时修正、补苗。
河滩改良变试验田
出人意料的是,如今天府农博园的大田,是由河滩地开垦而成。“经过两年多的土壤改良,情况才有所好转。”柯建国透露,针对土壤的特性,在这片地上专门种植了旱稻良种。旱稻良种去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在四川的丘陵、坡地很有推广价值。“为了减少此前高温干旱对旱稻生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新型的保水剂,效果还不错。”柯建国说。
“今年我们在道路两侧种植粮、豆、菜类作物。”袁周平介绍,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田园展示围绕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模式,布局“田间展示区”和“道路两侧闲置空间农业利用区”两个板块,突出“种子”和“耕地”的主线,打造“现代种业”“耕地拓展”“庆丰收田园景观”等场景,全方位展现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成果。
资料来源:新津融媒体中心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