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成长足迹丨李祥:为智慧景区建设保驾护航
近年来,智慧景区已成为各大旅游名胜地的发展方向。坐拥“三遗之地”头衔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也经历了10余年的智慧化变革。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李祥正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9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李祥的办公室,此时的他正忙着召集相关科室研究近期正在实施的“数字青城山”项目建设相关事宜。“目前,依托各类前端信息采集设备,我们景区的监测预警平台已经能够高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整合分析大数据。而实施‘数字青城山’项目正是要筑牢景区数字底座,全方位的为景区保护、管理保驾护航。”
待会议结束,李祥带着记者来到景区指挥中心大厅。大屏幕上,“都江堰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指着大屏幕上显示的各类数据,李祥和记者聊开了。从营收数据如何得出,到自驾车数据依据在哪儿,再到全域旅游数据对决策的支撑作用,李祥是如数家珍。在他的讲述中,记者也对近十年来,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智慧景区建设领域的持续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先后建成了30多个业务子系统为支撑的智慧景区管理服务场景,先后荣获国家旅游局‘全国智慧景区’试点单位、‘智慧旅游最佳示范景区’,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数字化示范基地’等称号。”
1996年,刚从原四川省轻工校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李祥成为了青城山景区索道站台的一名工作人员。2007年,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正式成立,李祥也进入了当时的信息中心,并在随后的几年间先后参与青城山-都江堰信息化建设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设计和景区指挥中心建设。
在他的记忆中,那时景区数字化建设还只算刚起步。“当时我们逐步建起了视频监控、电子售票系统、呼叫中心客服系统和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等子系统,算是一个数字化景区雏形吧!”对李祥而言,他们负责运营的这个数字化平台,还仅仅只能称得上是景区的眼睛和耳朵,而他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盯住监控并接待游客咨询和相关投诉。“那时,遇上节假日和暑期,也会出现人流集中涌入景区的情况。但我们没有数据分析做支撑,只能靠经验来判断什么时候该上报领导进行限流,什么时候该分流游客。确实不够精准,也不够科学。”
2016年,景区指挥中心升级成为都江堰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各类先进前端监测设备投用,担负起了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的工作,而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目前景区能精准预测未来7天的游客流量,为管理者提前部署、实时调度、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在李祥看来,“都江堰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就像是高速运转的大脑。“比如,我们的数据平台会针对自驾游车牌号进行分析,客源来自哪些省份,就可以直观的看到哪个省份游客多,哪个省份游客少。在以后的营销过程中,就可以点对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遇到节假日,景区内某一路段瞬时游客量陡增的情形,数据中心也会发出预警,我们会按照提前制定的预案进行科学处置。”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做好精准服务,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启动“数字青城山”“云上都江堰”项目建设,致力提升智慧景区建设运营一体化水平。李祥感慨到,新的机遇来了。“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作为基层的一名旅游从业者,我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它预示着新的机遇即将开启。当前,以数字化、新基建打造智慧景区,已成为景区发展从信息化到数字化走向智慧化趋势所向,接下来,我也将继续努力,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延伸景区的神经感知末梢,筑牢景区数字底座,多维度、全方位地进行数据监测、分析及应用展示,大大提升景区可视化、智慧化管控及服务水平,擦亮都江堰旅游金字招牌。”(记者 刘晓 贾晓明 周东叶)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谢敏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