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处理“烫手山芋” 武侯探索“垃圾升值”新路径
点开小程序预约上门处置,搬不动、丢不掉的大件垃圾迅速消失;“环保侠”大嘴一张,厨余垃圾、果皮菜叶即可完成“华丽蜕变”。他们都变成了有机肥原料、生物质燃料原料、建筑原材料……
近年来,武侯区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很多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垃圾变“废”为“宝”,曾经的“烫手山芋”城市垃圾进入了“绿色处理”时代,探索出了一条“垃圾升值”的新路径。
大件垃圾变身可再生利用原料
“搬家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像床垫、衣柜等大件家具,收废品的大爷都不愿意收。”提起“扔垃圾的苦恼”,家住浆洗街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大件垃圾处理真叫人头疼。”
废弃桌椅、沙发、床垫……生活中,相信很多市民都像陈先生一样对这些“大家伙”的处理感到棘手。据了解,常住人口破2000万人的成都,仅中心城区每天产生的大件垃圾就超过150吨。如果没有一个成熟高效的收运处置闭环,就可能有“垃圾围城”的风险。
在武侯,要辟出大规模的垃圾处置场所并不容易,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让垃圾处置的效率最大化,同时兼顾环保和再生产品的出路,是考验城市管理者能力水平的一道难题。
武侯区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中心通过公开招标,采取“谁产生、谁付费”的市场化模式,引入第三方企业建成中心城区首个大件生活垃圾处置中心,于2020年12月开始建设,2021年4月投入试运行。
近日,记者在位于华兴街道三河村的武侯区大件垃圾处置中心看到,占地2600多平米的厂房,地面干净有序,空气中也没有烟尘和难闻的味道。
来到这里的大件垃圾,以旧沙发为例,首先要进行人工拆解,主要拆除上面的皮革、海绵和金属等。
然后直接进行破碎处理,大件垃圾被放到缓缓上升的履带上后,只听见“咔嚓咔嚓”的声音,几十秒再出来就变成了5—10厘米的小碎块。
再经过磁选设备,将金属物质单独分装,剩余的则“吐”到等待在出料口的运输车里。最后,木板、金属等可以卖到回收市场,运输车里的“渣”则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而海绵、金属、皮革、塑料、碎木、木板等则按不同类别进行分拣、打包,进入不同的回收利用渠道。
处置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整套破碎系统从德国引进,采用人工初选、机械破碎、自动分选等工艺,将大件垃圾拆解为可再生利用原料,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该项目设计处置能力为50吨/日,同时厂区内还配备智能降尘、降噪隔音系统,有效消除现场噪音和减少扬尘,确保现场环境卫生整洁,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垃圾分拣处理,既解决了居民大件垃圾占地和污染的问题,也能变废为宝,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记者了解到,市民只需通过电话或者微信小程序预约,就会有人上门收走。
餐厨垃圾产出装袋有机肥料
人民南路是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展示窗口,道路两旁高楼林立,现代化地标建筑鳞次栉比。有谁知道,就在人民南路太阳神鸟标志的下面,藏着一座花园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火车南站街道城市有机垃圾处理种植循环示范基地。
基地位于人民南路三段天府立交桥底,于2021年4月启动建设,同年8月1日起正式运行,通过高效利用城市空间的“金边银角”,总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集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区、蚯蚓堆肥发酵区、高产优质牧草种养区、环保科普展示区于一体。
来到基地门前,一大片高约4米左右像甘蔗一样绿油油的植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是我们公司与高校教授专家最新培育出的第五代新型皇竹草品种——王母龙草。”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王母龙草广泛用于饲料加工、造纸、工业提取、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领域。这种植物喜大水大肥,是畜、禽、鱼喜爱的饲料,在四川地区亩产量可达40—60吨。
穿过一片王母龙草丛,就来到了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区。
工作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将经过智能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处理后产出的有机肥进行装袋。
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餐厨垃圾、畜禽粪污等通过这套处理系统产出有机肥,给王母龙草提供养分,王母龙草收割后,又能变成高品质、高营养牧草青贮、黄贮饲料,形成一条绿色环保垃圾处理生态产业链,真正实现了绿色循环利用。”
武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这种新型的环卫设施,具有‘不挑食’、‘一机多用’、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运维成本低等特点,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投资成本、减少邻避效应。该项目日处理垃圾量5吨,据估计,每年能为辖区减少约1825吨有机垃圾收运及处置。”
紧挨着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区的是环保科普展示区,几位市民正在观看经过处置后的垃圾生产出来的不同饲料、肥料。
市民陈先生说:“有的变成生物质燃料,为发动机提供燃料;有的变成有机肥料,为花草提供成长的养分;还有的变成建筑原材料,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垃圾其实不止是垃圾,它还有很大的用处。”
“垃圾分类跟每个人息息相关,今天来这里学了太多知识,原来我们扔掉的垃圾还有这么多用处,我回家后要动员家人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把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意识融入到生活中。”市民王女士说道。(记者 李明)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孙雨彤
责任编辑:李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