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1700余张床位可收治新冠患者 ICU床位扩增到500张
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已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如何强化医疗救治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各家医院都在思考的问题。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四川省人民医院全院动员、迅速行动,顶住重重压力和困难,全力以赴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
牢牢守住前哨阵地
全面强化急诊应对举措
据了解,近期以来,省医院全院日门诊量达1万多人次,呼吸、感染等相关专业门诊量大幅增长,发热门诊日接诊量最高峰达近900余人次,是之前的10多倍。目前发热门诊量有一定回落,但急诊日接诊量却大幅增长,达1000多人次,是之前的2倍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快速应变,全面强化急诊应对举措,扩大了急诊抢救室,将观察室、急诊外科等扩展为急诊抢救室,应对不断增加的重症患者,努力为新冠感染患者收治腾出空间。入院准备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收治急诊抢救患者入院,运送部增加运送工作人员,及时转运需要检查或入院的患者,提高急诊抢救室效率。医院还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抽调数十名医务人员协助院前急救和支援急诊内科诊断室工作,组织行政后勤人员参与急诊秩序维护和导医工作。同时,还在三住一楼开通了夜间门诊,满足一般新冠患者晚间就诊需求,尽量避免挤占急诊资源。为了加强急诊患者的疏导,对急诊就诊患者严格评估,将轻症及时引流到门诊就医,缩短急诊病人的等候时间。
迅速扩大床位规模
1700余张床位用于收治新冠患者
伴随着疫情高峰和季节性因素,新冠感染合并其他基础病的患者日渐增多,床位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医院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实行“平战转换”,推行“1123”模式,迅速扩大床位规模。
“1”即实行“全院一张床”,统筹全院床位资源,用于新冠感染患者和危重症患者收治。
第2个“1”为实行一个扩增,全面开展ICU的改造扩增,以重症医学中心为龙头,整合各专科ICU,将神经内科、心衰中心等部分内科病房改造为ICU,扩大ICU床位。
“2”是两个调整:调整空间布局,将日间手术病房转化为新冠收治病区,启用草堂老年医学中心,将眼科、老年ICU等科室调整搬离本部,腾出的空间用于患者收治;调整收治病种,在保证重点病种收治的同时,调整优化收治疾病结构,保证新冠患者的收治。
“3”即三个打破:打破内外科界限,建立内科外科科间协作模式,所有的内科专业转化为新冠收治床位,将整形外科、小儿外科、妇产科、乳腺科、耳鼻喉科、康复科等外科片区也拿出一定床位收治新冠患者;打破医生专业界限,实行混合编组组成救治小组;打破院区界限,对东院区实行平战转换,启用两层楼的负压病房用于统一收治患者。
通过“1123”模式,全院实现了可用于新冠患者收治床位1700余张,ICU床位从200余张扩增到500余张。
重症医学中心团队开展ECMO治疗
竭尽全力救治重症患者
12月20日夜间,郫都区人民医院一名心肌炎年轻女性突发心跳骤停,医院向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求助,中心ECMO小队成员主治医师雷雨、卢森立即带上设备赶赴郫都区人民医院,行ECMO穿刺并上机后,于凌晨3:00将患者转运回中心治疗。
12月21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再次求助,1位患者产后出现呼吸衰竭急需救治,黎嘉嘉、雷雨医生再次出诊,为患者安置了ECMO进行救治,并将患者转运回ICU。
12月22日,院内心内科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出现病情恶化,重症医学中心医务人员再次对其安置ECMO进行救治。连日来,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在全院支持下,不仅承担了全院重症患者的收治,而且还在省内其他医疗机构患者救治需要时伸出援手,在院内外进行了多例ECMO患者救治。
为了更有力地做好救治工作,医院成立了由副院长王莉领衔的新冠病毒感染专家组,指导统筹全院新冠救治和资源调度,组建由副院长黄晓波担任组长的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救治组,每天开展全院危重病人大会诊,成立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筛查组,开展全院巡诊巡查,及时筛查出重症集中精力加以治疗。同时成立了新冠肺炎科间救治协作组,打破内外科边界,实行结对子协作共同收治患者。
强化支援保障能力
新增设备用于医疗救治
为了保证患者救治,医院全力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人力保障。除对重点科室安排人力支援外,着眼于提升医务人员个人救治能力,全院开展了新冠救治能力大培训、大练兵,实现了全员参与培训。
二是强化药品保障。为了保障药品供应,药学部一方面加班加点开展院内制剂生产,一方面与供货公司反复沟通,千方百计完成临床保供任务。尽最大可能保障全院急抢救药品及抗疫药品需要。
三是强化设备保障。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急诊ICU、外科ICU、营养科、康复科、医学装备部等科室组成呼吸机及气道管理小组,对全院呼吸机进行统一调配使用,提升全院临床科室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呼吸支持能力。同时,在全院已有280余台呼吸机的基础上,再增购60台呼吸机及30台高流量吸氧设备,用于保障新冠患者救治需求。
记者:林铎
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