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针对问题攻坚克难 创新举措真抓实干

来源:蓉城先锋 2016年08月19日 17:38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两新”组织迅猛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有非公企业7.7万家,实现就业300余万人,创造了全市60%以上的GDP;有社会组织1.4万个,承接政府服务逾10亿元,有效助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两新”组织中有党组织1.7万个、党员8.9万名。市委始终将“两新”组织视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点、难点和增长点,紧紧围绕“学”“做”“改”“促”4个关键字,针对问题攻坚克难、创新举措真抓实干,有力确保了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两新”组织落地见效。

刚柔并济,在“有效学”上下功夫。针对“两新”组织“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对象差异化、学习需求多元化”的特点,既统一刚性要求,又提供柔性载体,实事求是、力求实效。聚焦重点,统一思想标准。认真学习党章党规,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七一”以来,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聚焦学习习总书记、东明书记“庆祝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政治定力,增强“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思想自觉,迅速掀起学习系列讲话的又一波热潮。灵活载体,推出三大课堂。推出“线上+线下”指尖课堂,开展实体培训、研学的同时,充分运用“蓉城先锋”智慧党建网络平台,及时向党员推送学习内容近5000万条次,广泛开展网上党课、网上组织生活,方便党员灵活学习、灵活参与。推出“组团+开放”活动课堂,以街道社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为单位,引导区域内党组织自由组合、组团开展党组织生活,允许党员打破组织隶属关系,自主选择参加党建项目,激活基层积极性、主动性。推出“重点+特色”精品课堂,依托成都社会组织学院等教学资源,集中培训“两新”组织党员3轮3.6万余人次;广泛推行“流动党校”“微党课”“红视频”等特色做法,自主开发的“1+5”特色课程入选中国行政学院网络课程。刚性约束,确保学习实效。严格推行“固定党日”制度,引导“两新”组织管理层预留党组织活动时间,鼓励党员灵活运用业余时间开展党内生活。严格痕迹管理,针对“两新”组织点多面广、学习安排灵活、现场督导难度较大的特点,对讲党课、集中学习讨论等“规定动作”的痕迹保留提出规范性要求,做到学有计划、学有记录、学有总结,学习效果可查阅、可追溯、可评估。

问题导向,在“分类改”上下功夫。针对“两新”组织党组织“运行松散、活力不足”的问题和党员“流动性强、组织度低”的特点,分类指出问题,分类推动查改。分别画像,明确重点。结合全市面上开展的“五个三”分类整改行动,对涉及“两新”组织的“三类主体”分别“画像”,明确各自应重点查摆和解决的“三个方面”突出问题。党组织重点解决组织生活政治性不强、规范性不强、原则性不强的“三不强”问题;党组织书记重点解决新形势下不作为、不愿为、不善为的“三不为”问题;普通党员重点解决不在组织、不守规矩、不起作用的对照党员标准“三不像”问题。对号入座,自查自纠。引导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自觉对照相应的“三不”问题,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列入问题台账,深入剖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作为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外力驱动,深查实改。市县两级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明察暗访,市本级直接深入“两新”组织党支部500余个,梳理形成“两新”组织党员管理有“盲点”、“三会一课”走过场等问题5类78项,逐一以清单形式反馈,全程督促整改,定期通报情况。按照省委统一安排,根据督查掌握的普遍性问题,深入开展党组织关系、党费收缴、“三会一课”制度等八个专项检查,始终保持促进真改、深改的强大外部压力。

知行合一,在“务实做”上下功夫。针对“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定位不准、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的问题,紧密结合“两新”组织发展实际和党员工作实际,明确“做”的标准、丰富“做”的载体。细化标准,齐做合格党员。广泛开展“合格党员具体标准、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大讨论,结合“两新”组织实际,立足坚定信仰、亮明身份、参加活动等基本要求,突出遵纪守法、诚信执业、爱岗敬业、助力发展、维护和谐等职业要素,梳理形成“两新”组织合格党员标准,确保做有“标尺”、行有“底线”。带头奉献,争做干事先锋。全面开展“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攻关面前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纪、党员身边无次品”的“三有三无”行动,广泛组织“我为发展献一策”以及岗位提能、技能比武、业务竞赛等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晒承诺、当先锋,推动“两新”组织竞争力和党组织影响力相融互促、同步提升。示范引领,扩大社会效应。广泛开展“美丽成都·党员示范行动”,大力选树身边先进典型,坚持“典型带党员、党员带群众”,采取“党员+社工”“党员+义工”“党员+全员”等方式,引导党员当标杆、作示范、树形象,在全社会凝聚“正能量”。今年,成都市有5名“两新”组织党员被省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涌现出中铁隆、大宏立、爱有戏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两新”组织党组织。

统筹结合,在“促发展”上下功夫。落实省委“五个结合”要求,努力把学习教育的思想成果转化为“两新”组织促进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和谐、加强自身建设的强大动力。助力转型促发展。将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教育引导“两新”组织党员把握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引领新潮流、展现新作为,推动“两新”组织助力稳定经济增长、落实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等中心工作。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0.2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3;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0.8个百分点;5000余名“两新”组织党员实现成功创业,累计撬动创投基金70多亿元,带动就业近4万人。回馈社会促和谐。始终将服务大局、服务社会作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重要责任,积极组织“爱心一日捐”“阳光圆梦”“中小学生营养计划”等公益活动,广泛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便民服务,引导“两新”组织回馈社会、履行责任。建强自身打基础。压实市县乡“两新”工委(综合党委)党建责任,建立“两新”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内部选、上级派、社会聘等方式,选优配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严格落实“两新”组织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村(社区)活动场所向“两新”组织开放,实现“一个阵地、多个功能、集约共享”。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锐平部长重要讲话精神,敬终如始、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步推动全市各行业领域学习教育不断深入、取得实效。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