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教育 家长不该言行不一

来源:成都市妇联 2015年09月24日 16:53
摘要:日前,多家媒体报道了江苏南京一位母亲带着女儿过马路,却对红灯视而不见,见到驶来的汽车也不避让反而继续向前走。结果,母女双双被送进了医院。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了江苏南京一位母亲带着女儿过马路,却对红灯视而不见,见到驶来的汽车也不避让反而继续向前走。结果,母女双双被送进了医院。

新学期,孩子们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和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又一次引起家长们的关注。

父母频频“犯规”

在我们身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家长为数不少。

日前,记者就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丁字路口附近,一位爸爸领着正要上学的儿子,步履匆匆。儿子说:“爸爸,我们走天桥吧。”“来不及了,要迟到了。”尽管对面的交通信号灯是红色的,但这位父亲左右张望后,见暂时没有车辆通过,拉着儿子的小手疾步穿行于路口之中。孩子只得跟着父亲一路小跑。由于路面较宽,父子两次被疾驰而来的车辆阻挡去路。而在他们身边,也不乏骑自行车、电动车带着孩子并闯红灯的其他家长。

上学路上,部分家长带着孩子“胡来”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部分家长骑着电动车载着孩子飞奔在机动车道上,有逆行的,有的是老人骑着小三轮车,后斗里坐着几个孩子,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明明是红灯闪烁,却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斑马线上,或在拥堵的汽车中间闪转腾挪、见缝插针地过马路。

记者曾拦住一位女士询问,这位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早上时间紧张,现在离老师规定的到校时间只有10分钟了,怕孩子上学迟到,也就不考虑那么多了。”她环顾了一下周围,“其实,大家都这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另一位骑自行车带着孩子的男士则称:“这样比较快,小心一点,应该没事。”后座上的孩子天真地回答:“爸爸是怕我迟到。”

采访中,刚上一年级的林蕊告诉记者:“有几次,妈妈带我出去,到了十字路口,赶上黄灯或者绿灯只剩下几秒钟,妈妈拉着我就走,结果没走几步就变成红灯了,我们被几辆车卡在路中间,车流从身边经过,真的很害怕。”她的同学梁惠则对记者说:“平时爸爸妈妈开车送我上学,记得有一次要迟到了,爸爸开得特别快,在一个亮着红灯的十字路口,爸爸也没减速,我提醒他,可他却说,这里没有摄像头,正好车也不多,就不等了。后来想想,觉得挺不安全的。”

家长们每天接送孩子去幼儿园、去学校,目的是为了安全,但忽视了自己的行动对孩子进行的却是不要安全的教育。家长赵女士坦言:“很多时候,孩子比我们大人懂得守规矩,平时逛街,我偶尔也会闯红灯,但孩子总是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规则。现在马路上车很多,学校也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我们做家长的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家长传递错误理念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家长平时都会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但有时却“说一套、做一套”,让孩子无所适从。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模仿性越强,而这时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最高。如果家长嘴上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在马路上却无视斑马线、“任性”闯红灯违规载人、驾驶摩托车横冲直撞……这样的“示范”无疑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不良的种子,其一举一动往往会被年幼的孩子照单全收,并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觉:交通规则可遵守也可不遵守。

孩子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家长为了避免让孩子上学迟到而带着孩子一起违反交通规则,还向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的理念——家长的行为源于对孩子的“爱”,是“正确”的。孩子今后学起大人的行为来,自然也就心安理得。这还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其作用也是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从长远看,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还会导致他们做事以自我为中心。

安全“守则”从小做起

遵守交通秩序应该从幼儿做起,在孩子开始懂事时,父母就应该教育孩子学会过马路,认识一些基本的交通标志。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注意交通信号和标志,并告诉孩子他们的意思。例如,牵着孩子的手要过马路时,先站在人行横道上,告诉孩子停下来是为了等待交通信号灯。并把“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样的口诀教给孩子。

父母要让孩子明了并懂得,马路、街道不是游乐场,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走路时,不能一边走一边玩、看手机或聊天、追赶车辆、嬉戏打闹;过马路时思想要集中,也不要斜穿马路,延长在道路上滞留的时间,以保证安全。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