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群众需求 打造“健康小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如何提高乡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提升基层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素养,近年来,青白江区委、区政府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医疗服务向基层下沉、向农村延伸为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探索,2016年,在边远农村和集中居住区创新打造了“健康小屋”,延伸了健康服务触角,撑起了山区群众身体健康的“保护伞”。
一、区乡村三级联动,开辟基层健康服务阵地
针对城市与农村医疗发展、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的不均衡现状,切实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医疗保健问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研讨破解办法。一是深入调研找准突破点。区领导多次率队前往人和乡调研,并组织相关部门、乡镇同志进行研讨,积极征求村民医疗需求及建议,拟定了在人和乡三元村试点建设“健康小屋”的工作思路。二是多方联动解决关键点。2016年初,由政府出资、乡镇出面、村组出地,整体打造出300余平方米的“健康小屋”。三是精准服务把控着力点。“健康小屋”作为基层健康服务阵地,着力实现送医疗服务、送健康保健、送自检自测到家门口,给予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老人提供方便的体检测量、干预指导、中医养生等健康服务。
二、室屋区三体融合,激发健康小屋功能活力
利用三元村已有的村部活动室,进行科学布局、整体设计,将活动室与“健康小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一室多用功能,并按“健康小屋”功能定位进行合理分区。一是铺设健康自测区。配置自助监测血压计、血糖检测仪、身高体重称、视力测试表等医疗仪器,设置“我的健康风险在哪里”对照图、健康数据参考标准图、慢性病自我管理图等健康自测展板。二是搭建健康宣教区。设置宣传阅报栏,妇儿保健、合理饮食、死因分析、现患病分析等健康知识宣传展板,安装电视滚动播放健康宣传片,并利用楼梯、过道等墙面放置有趣的健康知识宣传牌,多种形式宣传健康知识。三是创立中医体验区。配置按摩治疗床、中药泡脚木桶、针灸、火罐等中医诊疗设备,设置中医适宜技术运用、膳食养生等宣传牌,宣传中医药知识,提供体验服务。
三、测教医三管齐下,提供形式多样健康服务
为使村民享受到城乡同质化的医疗服务,青白江区充分利用“健康小屋”平台,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服务。一是实现自知自测。在健康自测区,村民可以利用检测设备,自助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视力、血糖检测和健康评估6种项目检测,对照健康风险评估图、健康数据标准等进行自我评价,让村民成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明白人”。二是全面健康宣教。通过展板、宣传栏、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识,每天定时播放健康知识宣传片,每月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定期组织上级专家进行现场健康指导,举行健康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同时利用村组开会等时机进行健康宣讲,让村民掌握健康知识,引导村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免费医疗服务。定期组织市、区、乡医疗专家到“健康小屋”开展义诊义检服务,针对山区村民对康复需求大的特点,在中医体验区为村民提供针灸、刮痧、艾灸、拔火罐、足疗等中医诊疗服务,使村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医联体四级贯通,推动分级诊疗有效运行
面对乡村医疗资源缺乏,村民看病难等问题,“健康小屋”精准把握住破解难题的突破口。一是建立上下贯通的医联体。以“健康小屋”为窗口,市、区、乡、村四级医疗机构签订协议组成“医疗联合体”,推进纵向合作,打通绿色就医通道,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上下联动。二是优质医疗资源进村入户。“健康小屋”搭建起市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村社的桥梁,把市区优秀医疗专家送到村民身边,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村民家门口,把健康的生活方式传到千家万户,将医疗卫生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为多种健康服务的落地生根提供了保障。三是分级诊疗有效运行。通过医联体上下联动,“健康小屋”的纽带作用,带动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夯实了医疗保健服务网底,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有效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三元村“健康小屋”示范点运行以来,义诊义检500余人次,中医适宜技术服务100余人次,健康教育800余人次,建立完善健康档案1700余人,管理重点人群500余人,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同时,还为周边的东风、南岳、金星等村组的群众提供便民健康服务。
今年,全区还将在集中居住区、边远农村打造9个“健康小屋”。通过“健康小屋”,拓展基层健康宣教阵地,推进健康服务向基层延伸,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让山区村民特别是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高品质的健康管理;同时,还积极推动了分级诊疗的有效运行,以及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的形成,促进了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