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当好“推进器”
在成都交通建设的历史坐标上,2016年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全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打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交通战役。这一年,天府国际机场拉开建设大幕,让成都真正迈入全国少有的“一市两场”头等梯队;这一年,成蒲铁路、成兰铁路等数条高铁加快建设,让成都加快奔向“148”快铁交通圈,高铁城市不再只是梦想;这一年,成都“三绕”东、西段动工建设,大件外绕线建成通车,一批联通内外的高快速公路,让成都距离“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高速公路骨架又近了一大步……
奠定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交通枢纽地位,成都不止有远大的目标,更有细腻的民生情怀。地铁线路建设全面铺开、公交及社区巴士线网不断加密、市域交通加速成型、出租车和巡游车改革驶向深水区,群众的出行体验变得更加便利舒适,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时不我待。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成都以大交通支撑大格局,全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锦舟图片由成都市交委提供大交通建设的“成都速度”在中国地图上,一条从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划向云南腾冲的“胡焕庸线”,划出了我国人口密度的差异。学术界一致认为,“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不过,在成都市交委负责人眼中,这条线划到经济版图上,恰恰凸显出成都作为开放口岸的绝佳位置:向西开放,可以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开放,面向的则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向东盟,区域位置也是绝佳。成都处于欧洲和东亚的中点,无论是战略需求还是地缘优势,通过大交通构建大格局,无疑对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发挥无可比拟的优势。显然,今年以来大交通建设的“成都速度”,正演绎出未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精彩:
航空——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获批建设,主体工程全面动工、配套项目全面启动、机场高速和地铁18号线全面开工;双流机场扩能改造进展顺利,T1航站口国际区域改造全面完工。截至11月,双流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为4227万人次、55万吨,客、货吞吐量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4位。按计划,到2020年双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1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120万吨,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00条以上,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成形。高铁——成蒲铁路、火车北站及西站扩能改造、成昆铁路(至峨眉段)、川藏铁路(朝阳湖至雅安段)、成兰铁路等加快建设,西成客专动车运用所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到2020年,全市铁路总里程将达950公里,全面建成“二环十射”铁路网络,奠定联通欧洲泛亚桥头堡和国家向西向南开发开放的铁路门户枢纽地位,形成至重庆等周边城市1小时快铁交通圈,至西安、昆明、贵阳、兰州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的“148”快铁交通圈。高速公路——天府机场高速开工建设,成彭高速启动扩能改造,成南、成绵、成乐、成温邛高速扩容及成宜、成资潼高速6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件路外绕线建成通车,成温邛快速路即将全线通车。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380公里以上,形成“三环十五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高速公路骨架,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大交通带来大格局。随着地缘优势被重塑,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无疑将获得更大动力。
轨道交通规划问鼎“全国之最”成都的城市格局,正发生颠覆性改变。瞄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正逐渐从单核到双核、从圈层状到网络化、从城市单体到城市群跃变,由此形成“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成都市交委将把交通建设作为巩固城市战略地位的重要举措,根据规划加快完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在加快建设对外交通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成都大都市区和市域交通建设。”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大都市区交通方面,要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推进成渝高铁、成绵乐城际铁路等大铁公交化运营,推进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等高速公路和成德大道等快速通道建设,尽快形成综合城际交通网络;在市域交通方面,将推进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成青高速等高速公路和五环(成环)、新青金等快速通道建设,夯实网络城市群和独立城市的交通基础。前不久,《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正式获得批复。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里程达2450公里,共计46条线路,有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不仅将实现成都轨道交通服务城市规划区到市域满覆盖的转变,还将推动线网结构从单中心线网结构到“双核”相对独立成网的结构转变。“未来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站在任意一个位置,都能在10-15分钟到达轨道车站,同时每个区(市)县也将拥有至少两条甚至两条以上的轨道交通线路,真正实现半小时交通圈。”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强化“双核”、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之间点到点的轨道交通联系,加快推动地铁快线、地铁普线和市域铁路等建设,最终全域实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0%,其中轨道交通占公交的80%”的规划目标。
此外,为打造与网络城市群相匹配的交通网络,成都正同步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现代公交体系,通过督促指导二、三圈层区(市)县完成公交发展和场站用地规划编制并严格按规划落实,强化与轨道交通接驳等,继续深化城乡公交融合,力争2017年实现二圈层区县公交接轨中心城区“同网、同质”发展。打造群众满意的公共交通当国内一些城市还在为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发愁时,成都的许多小区居民已经在社区内就能坐上方便的社区巴士。自2013年7月开行至今,成都社区巴士有101条运营线路,日均载客量接近22万人次,775辆小公交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服务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除了方便,更关键的是成都社区巴士实施刷卡免费乘坐,吸引了更多市民乘坐体验。“社区巴士串联大量公交盲区,加强了中小街道公交覆盖,不仅提高了公交线网可达性和覆盖范围,同时也推动了公共出行服务在不同城市区域的均衡供给,接驳补给干道公交,从而提高城市公交网络运转速度。”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成都从满足市民出行需要出发,结合地铁线路开通及公交场站投用情况,围绕增加覆盖、降低重复、减少绕行的工作方向,先后实施了六批次公交线网优化工作,基本形成了“快、干、支、微”层次明晰、功能匹配、节点衔接转换顺畅的四层次公交线网体系,城市建成区全面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
公共交通不仅要实现便捷性,更重要的是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体系。据悉,为适应个性化出行需要,成都于2014年确定了定制公交开行方案,主要采用12米长高档公交车并配置软垫座椅。市民可通过定制公交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公交热线3种方式预订座位。除了公交优惠福利外,当前成都全面推进建设的地铁网络,也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其中,为缩短乘客候车时间,缓解车厢拥挤情况,自开通以来,成都地铁不断优化运力和服务水平,最小行车间隔由开通初期的8分30秒压缩至现在的2分20秒,日均客流量从5万人次提升至170万人次。同时,通过改造站台设备、美化站台环境等,进一步减少了乘客进出站通过闸机时间,提升了候车舒适度。绿色发展,公共交通先行。当前,成都正加快打造“地铁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的现代大都市立体公共交通体系。根据规划,2017年成都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将达到55%以上,其中地铁达到25%以上,其他公共交通占30%;2020年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将达到65%以上,其中地铁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5%以上,其他公共交通占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