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治堵十条”
根治城市病,科学治堵,让市民在交通出行中获得更多幸福感。6月20日,成都市最新“治堵十条”出台,市交管局、建委、规划局、交委等相关部门解读了这一新政。
“治堵十条”包括:今年内制定绕城高速限货、尾号限行扩面等办法,2018年市域消除“断头路”,绕城高速将分车型分道行驶等。
智慧治堵
“绿波带”来了让你一路畅行
“2017年,成都将开展交通信号配时攻坚,打造出行‘绿波带’。也就是说,改变的是路口之间绿灯的间隔时间,信号灯的时间长短并没有发生变化。在不延长红绿灯时间的情况下,减少车辆等候时间,一路绿灯放行。”成都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文胜介绍,“治堵十条”将对老城区交通系统进行有机更新、功能迭代,在新城区抓好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交通治理”。整合大数据资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交通精准治理。加强交通诱导信息服务,及时发布权威交通信息和避堵绕行策略。
2017年,成都要启动智慧停车公共服务平台试点、网约车监管平台、共享单车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监管模式,在市域高速公路增设150条以上ETC专用道。2019年,全面完成智能交通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建成交通运行监测中心。2020年,推进智能交通三期工程建设。到2022年,全面建成智慧交通体系,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监管模式,实现共享交通新业态的规范有序发展。
工程治堵
剑南大道明年将开快速公交
按照“治堵十条”要求,成都将构建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和城市慢行交通绿色交通体系。2017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79公里。2018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以上。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完成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实现枢纽环线双线全线贯通运营。到2022年,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总里程超过600公里,铁路公交化运营延伸辐射“1+7”成都平原大都市区城市。
李文胜介绍,地面公交网也在动态优化。2017年,新开及调整公交线路40条以上,新增延时服务公交线路10条以上。2018年,开通运营剑南大道等快速公交线路,“环+放射”快速公交运营网络加快形成,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0%。2019年,实现乘坐一次公交到达地铁站全覆盖。2020年,完成新增48宗公交场站建设,全面形成与轨道交通统筹匹配的“快、干、支、微”常规公交线网体系。到2022年,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有机衔接、便捷换乘系统全面建成,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
基础建设
打通“断头路”新增停车位55万个
“今年要打通98条‘断头路’,明年基本消除市域‘断头路’。”李文胜介绍,成都市将建设完善“3绕15射”高速公路和“3环15射”城市快速路网。实现从城区到近郊均有1条以上高速路和1条以上快速路连接,支撑和引导“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2017年,继续加快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等60公里在建快速路项目,计划启动27公里城市快速路改造工程。推进道路街巷建设。系统推进约800公里未建规划道路建设,促进既有约500公里道路提档升级。2018年,基本消除市域“断头路”,提升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到2022年,完成100个城市道路“短平快”改造、550条中小街道路面黑化维护,提高路网密度,完善微循环系统。提档升级道路交安设施。
同时,将制定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分区域、分类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停车规模,适度满足居住区夜间基本停车需求,持续推进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到2022年,城区力争新增配建停车泊位5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鼓励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推广分时停车、错时停车、分类停车等措施,推进立体化专业停车场建设,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交通组织精细化
绕城高速限货尾号限行扩面
以“绣花”功夫推进路权科学分配,交通参与者将感觉到出行的效率提升。李文胜介绍,2017年,成都市学习借鉴外地城市的先进做法,将科学制定尾号限行扩面、绕城高速限货等交通出行需求管理措施以及配套疏解惠民政策,优化城市物流配送的交通组织方式。
同时,推进公益性的拼车出行,完善多乘员合乘车道(HOV专用道)管理,降低单人单车使用频率。2018年,推出绕城高速分车型分道行驶交通组织措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