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公里锦江绿道 五大主题段串起天府文化

来源:交委 2017年10月24日 12:0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成都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新理念,特别是关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精神,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党代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

昨日,成都市规划局公布了作为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体系中的核心“一轴”——锦江绿道的规划方案。

锦江绿道概况

全长240公里途经10个区(市)县

天府绿道分为区域级、城市级和社区级,锦江绿道是天府绿道体系中的核心“一轴”,锦江河道全线150公里,流域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

记者从公布的《天府绿道锦江绿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获悉,作为区域级绿道,锦江绿道北起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南至双流区黄龙溪古镇南,途经都江堰、郫都、五城区、高新、双流、天府新区10个区(市)县,串联紫坪铺、三道堰、黄龙溪等9个城镇,全长240公里。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潇介绍,锦江绿道规划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流域治理、集中收储、分项建设、公司运营”的原则,遵循“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的路径,实现“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到2020年将锦江绿道建设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构建成都文化凸显、区域经济联动、文商旅有机融合、投入产出动态平衡的活力性、绿色性、持续性生态经济产业轴。

建设计划

根据初步设计的时间表

今年11月启动锦江绿道水环境治理

2018年5月前阶段性完成截污工作

预计2018年上半年绿道建设开工

2020年基本完成绿道主干体系建设,拟先期启动北三环至南绕城中心城区范围段;上、下游实施段,按照条件成熟一段实施一段的原则实施

规划亮点

清水立轴/锦江四处河段可坐游船

锦江沿线目前还存在部分河段水质较差、滨水空间亲水性不够、文化资源未系统形成展示体系、景观环境特色不足、现状绿道未相互连通等问题,为此,《规划》按照建设“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的总体目标,通过借鉴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等世界著名河流治理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规划策略。首先要把绿道开发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统筹水生态涵养、灌区治理和沟渠恢复。

为此,将严格落实上游水源保护区要求;通过“截污—清淤—补水”的综合手段,结合全市河长制、黑臭水体治理等相关工作,综合治理锦江流域水环境。通过水生态修复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升水环境质量,实现一江四季清水。治理防洪未达标河段堤岸56公里;优化防洪达标河段堤岸35公里;打造“四游线、七码头”的锦江局部游船系统,丰富水上活动,实现优岸亲水。其中,“四游线”规划在三道堰、团结镇、百花潭—新南门、东湖公园—黄龙溪。

文化引领/构建“锦江故事卷轴”

锦江自古有“成都母亲河”的美誉,是成都平原的生命水脉,沿线山、水、田、林、园生态资源丰富,串联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城区)、历史文化名镇(黄龙溪镇)等世界级文化资源。锦江流域辐射全域成都70%的人口,同时串联了城市重要功能区,集聚城市重要公共功能。结合锦江沿线自然、人文、历史资源,通过强化文化展示、丰富文化活动和体验,构建展现天府文化的“锦江故事卷轴”。

锦江绿道全线划分为伏龙开源、古蜀乡愁、千年画卷、创意天府、绿色郊野五大文化主题段。对现状360处文化资源及林盘进行筛选提升,展示水文化、商贸文化、蜀都文化、宗教文化、名家文化、景园文化、非遗及民俗文化、林盘文化等,建立锦江文化展示体系,构建天府文化长廊。

结合“两江抱城”等重点区域的打造,意向性恢复地标古迹、园林景致、民俗节庆,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合江亭等节点利用灯光秀展示现代时尚文化;结合文化点位及驿站,设置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广场、运动场馆、创客空间、雕塑等,提供文化特色体验。

景观营造/四大夜间娱乐“全时可游”

据了解,锦江绿道全线景观化、景区化,通过乡村振兴、塑景营园,实现四季有景,全时可游,做强“文、商、旅”融合的景观功能。全线将建设“9镇240林盘”,依托现状资源,结合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打造各具风格的特色镇。改造提升林盘,植入文创基地、高端民宿、商务会议、康体疗养等特色功能,并配置驿站配套设施。

其中,城区和城镇段重点打造节点和公园,郊野段建设大地景观和林盘,串点成片,连片成景,营造“望山、亲水、观田、游林、赏花、渡湿、访古、拾趣、读城”的特色景观,实现“四季有景”。打造“夜跑锦江”“夜游锦江”“夜市锦江”“夜宿锦江”四大夜间娱乐产品,联动夜间经济发展,实现“全时可游”。

绿道为脉/主干绿道“一公里驿站覆盖”

根据《规划》,在240公里主干绿道中,将实现水、岸、绿、景、城有机融合;串联沿线城镇村和特色资源,增加交通便利性,提高生态宜居性。

按照“郊野单侧为主、城区双侧为主”“郊野骑步分离,城镇因地制宜”的绿道选线和设计原则,采用多种方式打通近百处堵点,实现绿道全线贯通。

此外,绿道全线配置三级驿站。镇区段、郊野段绿道结合城镇、林盘、休憩点等设置,城区段绿道结合特色园、景观节点、轨道站点、商业中心等设置,实现“一公里驿站覆盖”。

还将构建“高快速路+轨道+公交+慢行”的无缝接驳体系,实现绿道与周边城市道路、公交及慢行网络有效衔接,扩大绿道腹地辐射能力。

产业重构/形成“一心两翼五段”产业布局

落实“西控”“中优”“南拓”空间发展战略,以绿道建设为“引爆点”,串联特色产业集群,强化产城融合,促进全流域旅游。

锦江绿道形成“一心两翼五段”的产业布局,打造绕城区域内文化旅游圈、上游旅游及生态农业圈、下游体育健康及生态农业圈。面向本地居民、蓉漂人才、国内外游客等不同群体,打造绿道乐动、西蜀古镇、科普研学、蓉城休闲等多种旅游业态,培育“文旅、体旅、农旅”产业融合网。

智慧管理/实时路况播报WiFi覆盖

基于智慧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设置数据中心,将开发锦江绿道智慧APP、提供WiFi覆盖、智能停车、路况播报、电子导航、应急报警、多媒体发布等智慧服务,实现智慧灯杆,智慧单车、视频监测全绿道覆盖,以及水质监测,水位流量监测、气象监测全流域覆盖。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