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投用7套智能监控识别系统 揪出带病上路的“黑烟车”

来源:成都市交委 2018年02月27日 12:00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为促进绿色发展推出系列重大举措:

■去年5月召开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鲜明特质;

■6月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三治一增”四个“十条”工作方案;

■7月,召开全市绿道建设工作专题会;

■9月,正式启动成都天府绿道建设;

■12月启动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

一年以来,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新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17年取得的成绩时提出:

■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城市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综合整治;

■空气优良天数235天,比上年增加21天,是2013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达到的最长天数;

PM10、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3.7%、10.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去年,成都完成了2.39万辆黄标车的淘汰。今年,随《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中,又出现了一个叫“黑烟车”的概念。市环保局将在今年牵头“完成全市‘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和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升级。”那么,什么叫“黑烟车”,它与黄标车有何不同?“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将如何运行?

搭配试点遥感监测系统提高执法部门排查效率

“‘黑烟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带病上路的机动车’。”市政协委员、市环保局局长张军解释,“黑烟车”是指行驶时排放的尾气有明显的可视烟度的机动车,通常是机械故障、使用劣质燃油等原因造成的大量排放颗粒物,因此出现有明显可视烟度的现象。而“黄标车”是指排放水平低于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这两种车的判定标准不同,但都对大气环境有严重危害。”“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是在路上加装类似电子眼的设备,对经过的“黑烟车”进行抓拍,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传回环保部门的后台管理系统,作为将来对相关车辆进行环保处罚的参考。

“这套系统监测的指标是可视烟度,还不能直接检测出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浓度,但是我们还要试点一种遥感监测系统,那套系统就可以测出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浓度。”张军说,虽然遥感监测系统没有纳入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但环保部门会在部分点位,同时投用这两种系统。这两种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是否会作为对相关机动车环保处罚的依据?张军表示,目前这两种系统采集的数据还不能作为直接处罚依据,但可以帮助环境监察执法部门提高排查效率,重点查处这些带病上路的“黑烟车”。

另外,国家正在就把遥感监测系统采集数据作为直接处罚依据征求意见,相关法律法规一旦正式出台,成都即可参照执行。

还有一些城市已经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把“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采集的数据直接作为处罚依据。例如,佛山市去年实施了地方性环保法规《佛山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对黑烟车实施交通管制,赋予环保部门处罚权,同时建立了按日计罚制度。未来成都也有可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据了解,这项民生实事将由本月刚刚挂牌成立的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技术保障中心具体执行。市政协委员、该技术保障中心主任田红表示,作为一项科技治霾措施,整个“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建设方案将分两年实施,2018年先试点7套,目前正在就选点进行调研,计划在车流量较大或来往货运车辆较多的路段安装。

重点打好“三大战役”再完成120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成都将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攻坚精神防治污染、保护生态,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质量。具体如何推进工作?市政协委员、市环保局局长张军表示,2018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仍是重点。此前,成都已逐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环境治理之路,并得到了初步验证,今年将沿用很多此前积累的有效措施。

例如,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成都“治霾十条”,实施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继续深化夏季臭氧防控行动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进火电、水泥、玻璃、钢铁、石化等行业企业超低排放、错峰生产,加快淘汰大蒸吨燃煤锅炉,强力推进老旧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全面推进石油、汽车制造、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污染治理,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快淘汰老旧车,提高油品品质,加强油气回收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标车用燃料行为。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和装配式建设方式。

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成都“治水十条”,实施2018年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以锦江流域水生态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岷、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江安河、鹿溪河、新津南河、毗河、蒲江河、沱江干流、驿马河、绛溪河等流域水环境治理,强力整治120段黑臭水体。严格实施岷江、沱江流域日处理1000吨以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动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污水处理厂前端调蓄池等设施建设,提升中水回用比例。推动建设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海绵型小区、海绵型绿地和海绵型道路与广场。

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成都“治土十条”,实施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对66个工业园区和22个垃圾填埋场用地进行土壤详查,建立土壤环境管理数据库和区域污染防治信息管理平台。依据详查结果,加快完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推动崇州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省级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第二批省级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成都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方案(2018-2020)》,加强全市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与此同时,打好督察问题整改战。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工作督察,将督察结果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对整改工作推进不力,甚至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依纪依规从严给予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对问题整改过程中涉嫌违法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严厉查处。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