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绿道样板段亮相 市民代表纷纷打高分

来源:成都日报 2018年05月21日 17:16

“绿带还是那条绿带,却因为天府绿道的实施,变得更美、更具参与性”——这是23年前设计该段滨水绿化带的“前设计师”说的;“非常精致,除了风景,有更多服务与互动的内容,而且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科技感”——这是一位市民说的。20日上午,由市建委征集的约30位市民代表,参观了首次亮相的锦江绿道样板段,现场进行“打分”。大家纷纷点赞作为我市天府绿道重要“一轴”的锦江绿道的样板段,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满含设计感

迷你共享运动舱引人注目

20日上午,还没到10点,不少市民就已经早早地来到了互动活动现场。“一直看到这里有个围挡,早就想看看里面究竟弄得咋样了。”家住附近的市民代表徐阿姨对记者说。

10点10分,在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路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对样板段的参观。“现在大家看到的样板段是从太升桥至大安东路桥;单侧绿道长度194米,两侧绿道长度为390米;区域总面积15540平方米。”

沿着样板段外侧,首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段描绘图案的自行车道。“这段自行车道由透水混凝土构成,这是锦江绿道的LOGO,这个图案是根据泡桐花的形态进行的设计。”李路手指之处,还有镶嵌着清爽的蓝色马赛克的长条形座椅。一转弯,一处集中的锻炼场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一个滚轮一样的装置首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是迷你共享运动舱,等于把跑步机搬到了锦江边上。”设施方相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预约健身时间后获取开门密码,到场后输入密码就可以进舱健身。一位市民代表上去进行了尝试,跑了起来:“跟跑步机差不多,不错!”旁边一个从没见过的东西又吸引了大家的视线。“这是来自芬兰的新型儿童体育设施,主要通过攀爬、滑行,让4岁以上的小朋友体验运动的快乐。”设施方负责人说。运动设施一侧,是一组非常应景的雕塑——《运动衫》,造型简洁,颜色亮丽,人们观赏它的同时也可以坐在上面休息,是一个可观、可用的雕塑作品。

有效提升

有限空间内打造精致设施

在市民代表中,有一位比较特殊,他就是23年前这一段滨水绿化带的设计师——时任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林农。“作为专家,我参与了样板段的方案评审。今天与市民代表一道参观,听到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感触良多。”林农表示,他对目前的样板段非常满意:“样板段在原有滨水绿化带的基础上,做到了绿量不减、大树不移、景观格局基本不变;对既有的景观、大树可谓精心保护,在天府绿道的规划建设中精湛设计、精致施工,最后呈现出一段精品绿道。绿带还是那条绿带,却因为天府绿道的实施,变得更美、更具参与性。假如要打分的话,我一定打高分!”

“之前一直担心是把以前的拆掉、全部重新建设。今天一看放心了,并没有大拆大建,而是有效提升。”市民代表蒋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所谓的“有效提升”就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作为老城区的一段,这一段绿化用地可以说是寸土寸金,空间十分有限。在这样的空间里,锦江绿道增加了好几处锻炼设施、具有集成功能的‘智慧杆’;滨水步道上增加了川剧脸谱、太升路旧场景再现、三维手绘等等元素,我注意到,连栏杆上都镂空雕刻出‘小关庙、张家巷’等附近街巷的地名;还把曾经的管理用房改造成驿站,据说以后除了厕所,还会有书吧和咖啡厅……非常精细,也非常精致!”

加快推进

年内基本建成60公里

“说实话,以前觉得绿化带之类的,最多就是美嘛。今天一看简直颠覆了我的观念。你看,现在不仅连体育设施都那么先进了,直接是扫码就可以共享了,而且连个灯杆杆都充满了高科技——有wifi、有广播、有显示屏,可以充电,还可以报警……可以说,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手段真的是让我们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简直不错!非常精致,除了风景,有更多服务与互动的内容,而且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科技感。希望样板段之后,其他的也赶紧施工,早点亮相。”听了市民代表张达祥的观点,大家也纷纷点头称是。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建委(市锦江绿道办)正在会同相关单位,共同努力,大力推进锦江绿道建设。今年确定了开工100公里、基本建成60公里的年度总目标。目前正按计划加快推进。截至目前,锦江绿道已开工14.2公里,建成4.4公里,其中锦江绿道样板段基本建成0.4公里。

“在锦江绿道推进方面,按照市上部署,将重点要抓好‘七件事’:坚定不移截污净水,加快推进这一关系治理成败的基础工程,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科学精准调水增景,通过水量调度,保持水景景观,打造‘亲水’商业街区;统筹街区整治和锦江美化、亮化,以锦江绿道建设和锦江生态治理为抓手,推进沿江综合治理;加强文商旅体形态创新和植入,坚持共建共享,创造性植入各类商业业态;以锦江治理带动片区社区治理,加强锦江沿线社区、街巷治理;坚持市区共建,加强市场化运作,突出商业化逻辑,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运维平衡,形成开发治理良性循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