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3号线二三期启用智慧体检
上个月的最后一天,南接双流、北连新都的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全线轨通,年底开通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保证开通质量,这条新线的线路检测工作已经铺开。
和以往人工检测不同,这次给新线做“体检”的,是一辆20余米长的黄色综合检测车。记者从成都地铁运营公司了解到,这是成都地铁首次在新线检测中使用综合检测车,和人工检测相比,这种“智慧轨道”新维保检测精准并且效率颇高。
4小时照出3号线二期“轨道X光” 以往人工检测需半月
昨日,记者在成都地铁北郊车辆段见到了这辆综合检测车,是个20余米长的黄色“方块头”,正在车辆段进行日常维保,为下一次线路“体检”做准备。
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大机运用车间主任万壮告诉记者,每条新线开通之前的3到6个月,其轨道都会不停地接受检测——轨距是否超标?轨道是否有伤?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体检”和“治疗”,新线开通才有保障。
5月28日凌晨,地铁3号线一期停运后,这个方块头进入了已铺轨完成的3号线二期,展开新线检测工作。3号线二期工程南起双流西站,北接一期工程太平园站,线路全长约17.3公里。“之前新线的轨道检测都是靠人工完成的,用道尺测量、用轨道车平推,近20公里的轨道大概需要半个月。”万壮告诉记者,而此次综合检测车进场,只用了1个晚上就完成了线路的轨道检测,“准确来说,应该是近4小时。”
万壮接着道出综合检测车效率如此高的原因:“综合检测车以40公里的时速驶过轨道,能自动生成7、8项数据的报告,测量精度以毫米为单位,检测车底的8个摄像头还能抓拍下有问题的点位,就像照‘X’光一样,一目了然。”同时他还指出,综合检测车不仅能给轨道做“体检”,事实上,当车子驶过轨道时,给地铁列车供电的接触网也一并接受了“体检”,进一步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 打造成都地铁“健康系统”
“综合检测车只是我们‘智慧轨道’很小的一部分。”万壮告诉记者,目前为了适应线网发展需求,成都地铁一直不断地在引进新设备、研发新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效。“研发工作我们有一个智囊团队在做,都是高学历的技能人才,同时我们还和西南交大的轨道联合实验室有产学研方面的合作。”
他透露,目前“瓦斯智能检测”、“地质雷达机器人”、“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接触网智能巡检系统”等课题都在研发过程中,有的已初步成型,预计今年内都可取得阶段性进展。“我们正在建立地铁轨道大数据中心,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深入分析、预判规律,指导维护管理。”
万壮解释,目前无论是新线还是旧线,都是采用“日检”、“月检”等传统维保手段,但成都地铁的里程越来越长,这种传统方式难免耗时耗力。“大数据中心建立起来后,我们可以打造一个成都地铁的‘健康系统’,探索‘状态修’。”他进一步解释,各种智能检测设备采集上传到云端后,后台系统可进行智能分析,将地铁轨道的状态标注为绿、黄、橙、红几种颜色,从而进行预警和趋势预判。“比如红色的点位,我们就去维保,绿色的就说明暂时没问题。”万壮表示,这种高效率、“经济+效益”的“智慧轨道”维保模式,成都的进展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