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毛细血管” 公交地铁织网 工程治堵保城市畅通
当你打开手机导航时,百度地图总会优先为你推荐中小街道,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因为地铁施工,我市多条道路打围,如何将对通行的影响降到最低;家门口的“断头路”影响通行,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打通……这些问题都涉及科学治堵的重要途径——工程治堵。
记者从市交管局了解到,我市全力推进工程治堵,不断改善交通供给水平。加大交通硬件建设投入,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改善慢行交通环境,促进了城市交通供给侧改善。加快加密轨道交通和公交线网。成都已开通6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达197公里,日均客流量320万人次,基本形成“井+环”轨道交通基础网络;结合地铁时代的市民出行需求变化,持续开展公交线网优化加密,不断完善“快+干+支+微”四级全覆盖的公交服务体系,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35公里/平方公里,500米站点覆盖率99.4%,日均客运量保持380万人次。目前,成都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已提高至53%,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提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建立公安交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道路硬件改善提升工作机制,打通120条“断头路”,建设3条绿道和13个慢行交通示范区,基本形成“五环二十射”高快速路网,城市核心区路网密度达到8.02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国36个大城市中第三位。着力加强停车资源供给。加快推进锦城广场P+R停车场等10处地下停车场建设,新增1200余个全时或分时共享停车泊位。
城市道路按照交通功能定位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以及支路。4种类型的道路互为依存,不可偏废,共同构成中心城区路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人的血管,“一点不通,周身不畅”。我们的每一次出行往往都始于中小街道,终止于中小街道,它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出行效率。交管部门通过“天网严查,警协严管”的方式严查严处机动车乱停放的违法行为,打通中小街道“毛细血管网”,有效承担片区和主要干道的交通流量,从路网上均衡交通流,从整体上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以及道路交通拥堵。据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交管坚持“以静制动”管理策略,目前我市已经设置515条静态交通严管街。
我市在建轨道总里程超过350公里,施工点位超过500个,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交管部门规范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改进重大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组织和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施工设计、施工工艺设计、交通组织设计”三同步机制,强化重大工程施工周期评估和公示,深化“5+”占道施工保障,即深度研判+科学预警,主干诱导+支线绕行,局部改造+单向通行,严格管理+人性执法,宣传诱导+上门服务,同时改进占道打围工艺技法,严厉查处违法占道施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一线报道
点位1
COCC线网指挥中心
成都地铁“最强大脑”
见证轨道交通发展
目前成都地铁线网运营总长达到196公里,日均客运量达到320万乘次——这些数据都可以在号称成都地铁“最强大脑”的COCC线网指挥中心看到。在这里,成都地铁目前所有运行线路的情况都一目了然地呈现。而线网指挥中心也见证着成都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它对“减压”成都交通拥堵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一方面是开行线路越来越多,线网越来越完善;一方面是服务举措不断优化,吸引着更多人愿意选择地铁出行。”成都地铁运营公司线网指挥中心副主任马东指着指挥中心的大屏表示,成都每多开一条线路,显示大屏上就会增加这条线的相关内容。去年成都首条地铁环线——7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成都地铁“井+环”线网化运营时代正式开启。今年年底前,3号线二三期也将开通。而显示大屏上,客流数据不断跳动刷新着。“现在线网最小行车间隔为120秒,行车准点率达到99.99%,兑现率持续保持在100%;全线网已实现移动支付购票和充值功能,新版官网和官方APP上线,为乘客提供了更多便捷服务。目前日均客运量已达到320万乘次,最高日客流达410余万人。”
目前,成都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0条,里程超350公里;预计到2020年,运营里程将达到508公里。“相信随着线网的进一步密织,地铁的通达性将更强、转换会更加方便,也将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出行服务,对缓解城市拥堵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马东表示。
点位2
二环路与解放路路口直行待行区
充分利用路口资源
每小时多通行近600辆车
在保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协调通行的情况下,通过对路口内时空资源的二次分配,充分利用路口内闲置空间的资源,以前一阶段信号时间换取道路空间,以道路空间争取通行时间,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这便是直行待行区。
10月26日,记者来到了二环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这里便设置有直行待行区,记者在现场看到,路口的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均设置有这一模式。为了让驾驶人更加简单直观地掌握“直行待行区”的通行规则,路口有专门的LED显示屏,采用LED显示屏与交叉口信号灯联动配合的方式,引导车辆选择正确的时间进入“直行待行区”。当路口相交道路左转信号灯亮时,直行车道正前方的LED诱导屏将同步启动,显示“直行机动车进入待行区”后,可提前进入直行待行区内进行等候;直行信号灯变为绿灯后,“直行待行区”的车辆可直接驶出,同时LED屏将显示引导“左转机动车进入待转区”。
记者看到,通过显示屏的提示,驾驶员快速进入待行区等待,在路口绿灯亮起后,快速通行,提高了路口的通行效率。据交警二分局民警刘宇介绍,解放路进出城方向和二环路东西方向的车流在这个路口汇聚,在没有设置直行待行区前,在早晚高峰,这里经常出现排行拥堵的情况,驾驶员着急,交警也着急。在设置了这一模式后,情况大为好转,路口的拥堵得到缓解,通行效率提高。“驾驶员几乎都能熟练掌握通行规则,看到显示屏提示就进入待行区,然后等待直行的绿灯通行。”刘宇说。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经过实际测试和流量监测,信号周期内可用于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提高7%-8%,路口排队长度平均缩短30米,每小时放行量提高近600辆车,路段平均车速提升约14%。目前,成都交警已经在中心城区26个机非时空分离路口实施“直行待行区”交通组织模式。2017年,完成6个路口“双待”(左转待转区、直行待行区)交通组织模式,推进少城片区交通微循环示范区建设。2018年至2019年,建成53个“双待”交通组织路口,逐步推广玉林片区等9个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
点位3
万春公交站
线网优化调整
配备新能源公交车
万春公交站是我市中心城区西部较大的一个公交换乘枢纽站,新能源公交,社区公交,干线公交在这里都可以看到。每天有300余班公交从这里发出,数以万计的乘客从这里乘坐公交出行,最多一次换乘就可以抵达中心城区核心区多数地方。
近日,在温江区投放了一批新能源公交车,记者走进这批新能源公交车车厢后发现,车内拥有和地铁一样的LED线路显示屏,与此同时,视频监控、语音报站等功能一应俱全。由于是电动机驱动,行驶的噪音相对传统燃气公交车小了很多,整体乘坐舒适感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们已经开行了招手即停的巡游公交,市民乘坐这种公交可以招手即停可以实现随时上下车,非常方便。”温江公交副总经理周奇告诉记者,通过不断进行线网优化调整和购置新能源公交车,目前的公交出行人次已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0%。此外,周奇表示,新能源公交车由于采用电力作为能源,可以实现零排放,非常环保。“下一步,我们还将开行校园公交线路,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加大公交车辆投入,让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周奇说。
我为治堵建一言
交警三分局民警李明昭:加大安全教育,特别是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例如外卖行业等。逆行、侵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不仅造堵,而且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市民马冬:每天上下班都是地铁加共享单车出行,既绿色又快捷。根据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希望在共享单车的投放上更加科学。早上地铁站外到处都是,有的车甚至占了盲道和人行道。晚上的情况则相反,有几次10点多从地铁出来,一辆单车也没有,很不方便。
亿雅捷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王顺:我住在犀浦,地铁2号线开通之前,出门办事都是开车,进个城在三环路上堵上半小时很正常,自己给城市造堵,也被拥堵整得烦。后来2号线开通了,我就更愿意坐地铁,最多半小时就进城了,比开车快多了。主要是坐地铁不得遇到堵车,一堵车就说不清楚时间;坐地铁算得到要花好多时间在路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