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惊现清朝立宪扫盲教科书

来源:蒲江文旅 2017年02月06日 15:44
摘要:2017年的1月,蒲江的天气乍冷还暖。甘溪镇藕塘村曹河坝的大小伙子曹磊是个大二的学生,爱好文史的他依稀记得小时候老人说过,家里的老屋里有些古书。

2017年的1月,蒲江的天气乍冷还暖。甘溪镇藕塘村曹河坝的大小伙子曹磊是个大二的学生,爱好文史的他依稀记得小时候老人说过,家里的老屋里有些古书。蒲江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民们即将搬入小区,曹磊担心老房子拆掉,这批古书被忙碌的人们遗忘。他匆忙赶到家里的老屋,在堆满杂物的楼阁里,拖出一个鼓胀的麻袋。当曹磊小心翼翼地打开麻袋,呈现在面前的居然就是传说中家传的一批古书,他还真有点阿里巴巴发现宝藏的感觉。

心情激动的曹磊手捧发现的家传古籍

今蒲江甘溪镇曹氏家族,明朝时世居天全清代迁居蒲江,据清代《蒲江县志》载,明代曹翌、曹源、曹恩、曹昱分别为昭勇将军、骠骑指挥上将军、辅国指挥使将军、龙虎卫游击上将军。据清嘉庆十年“曹碧墓志铭”记,曹承印、曹珍为贡生,曹文亨、曹惟圣为廪生。据曹磊说,老辈人告诉他讲,祖上曹相高在光绪年间考中过举人在北京做过官。曹磊的祖祖曹元林,又名曹映雪,生活在民国,酷爱读书,尤其是医书。

曹磊发现的这批古籍中,最能够见证当时时代特征的,是一本清王朝为挽救危亡而颁行的立宪扫盲教科书——《第一种简易识字课本》。

19世纪初,经历八国联军侵华惨痛的慈禧太后决心“新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在敬谨亲王府设学部,统管全国学政。1908年8月27日,清廷开列《九年预备立宪清单》,要求:学部于1908年编辑简易识字课本,1909年颁布简易识字课本和创设厅、州、县简易识字课本私塾。据1908年的学部《奏编辑民国必读课本简易识字课本》大概情况折》,编辑简易识字课本的宗旨为“使人人皆知人伦道德及应用之知识”,教学对象为“年长失学之愚民与寒畯之家力不能入初等小学者之子弟”。其实,这是一套以识字为主体的国民扫盲社会教育教材。

老太后慈禧与小皇帝宣统

宣统元年(1909),学部相继编辑出版《第一种简易识字课本》(三编六册)、《第二种简易识字课本》(四册)、《第三种简易识字课本》(两册),学制分别为三年、二年、一年。宣统二年(1910)1月,简易识字课本全面向各省颁布,全国各简易识字学塾均采用此教材进行国民教育。

清代学部与图书局主编高步瀛

蒲江发现的这本简易识字课本为《第一种简易识字课本》第一编上册,长21厘米、宽12厘米、厚0.6厘米,木刻线装,双面为一页,有残破、虫蛀,存71页,无封面、扉页、封底,缺凡例首页、第113-120课。该书的印刷时间是宣统元年(1909)11月,编辑出版发行者是学部图书局,主要负责人是图书局主编高步瀛,售价是银元1角4分。

蒲江发现的《第一种简易识字课本》凡例、第一课与第二课残页

这本教科书收字577个,设120课,教授对象为“家贫年幼之儿童”,学制3年,毕业者可升入初等小学学习。编辑人员按照“文字深浅之次序,大致由单字进于短语短文,庶使儿童循序渐进易于领会”。书中间用插图以“引起儿童之兴趣”,课后附有练习为“学生复习之用”。该教材的目的是“于普通知识、应有道德悉具大要,以养成立宪国民之资格”。由此,这本启蒙读本中,引进西方文明基本常识,如“地图一张,上画各国”“三角形、四方形、六角形、八边形”“街上道路,平坦宽阔,中间走车,两傍走人”“门牌有字,货真价实”等。当然,读本中更多的是学习日常生活的常用字,日月风云、花草树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识字。


引进西方文明常识

图文并茂的日常生活

这本读本最大的特色是“应有道德”的教育,即今天我们正在倡导却非常缺乏的养成教育,其中不泛中华民族传统文明道德的精华。第六十五课“上讲堂、先正坐,先生上堂、然后行礼”,第七十一课“有客来、到门外,父亲命我、出门见客”,第七十二课“向客行礼、问客贵姓,让客进屋、请客入坐”,第七十三课“昨日入学、先生告我,不可吃烟、不可饮酒”,第七十九课“夜晚即睡、天明即起,每日读书、时刻有定”,第八十一课“每日早起、向父亲问安、向母亲问安”,第八十二课“学堂供孔子,我上学堂拜孔子”,第八十三课“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第八十四课“家中有父母,学堂有师长,父母当孝,师长当敬”,第八十五课“每日散学,当即回家,未禀父母,不可他往”,第九十五课“发要常梳,身要常洗,窗要常开,地要常扫”,第九十六课“衣服要洁净,身体要端正,说话要安详”,第一百零八课“一人年老,一人年幼,老者行在前,幼者行在后”,第一百一十八课“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这本教科书中的这些德行准则,在今天看来并不过时,相反在幼童的教育中也许我们有些家庭还做的不如百年前的清朝人。

重视国民传统道德教育

这本读本另一大特色就是尤注重国民体质锻炼与军事素质训练。读本中,第六十八课“进操场,学体操,步法整齐,不可错乱”,第七十四课“学生九人,同入操场,每排三人,共有九排”,第八十七课“学生游戏,学作兵操,大儿拏旗,小儿拏枪”,第一百一十七课“陆军一队,练习操法,精神活泼,人人尚武”。百年前的清王朝,国民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屡屡屈辱于列强的船坚炮利,这本教科书倡导的民国体质、军事训练,强烈地折射出当时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倡导国民体质与军事素质训练

然而,清王朝的“新政”比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迟到200年,比奠定西方国家新型社会秩序的拿破仑《民法典》迟到100年,比俄国废除农奴制迟到30年,比日本明治维新迟到20年。众所周知,没有赶上最后一班车的人,只有无情地被历史的车轮抛弃在布满尘埃的站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清王朝统治最终划上句号。伴随清王朝的寿终正寝,这套服务于新政的简易识字课本也只使用到1911年底1912年初,其教科书的功能在历史上只存在2年时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不过,这套简易识字课本体现出的顺应世界潮流,提高全民教育,培养新型公民的精神还是值得今天的国人借鉴。

也许,正是因为像蒲江曹氏家族这样的耕读传世之家,才会自觉地流传和保护这一瓣文脉之香。经保路运动、军阀混战、解放战争、大跃进、文革破四旧,几多历史风云,这批古籍在如此战乱与动荡的洗礼下,还能留存至今,实为不幸之大幸。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