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蓉见 | 硬科技强经济韧性 为高质量发展画好像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07月07日 11:34
摘要:讲述新经济发展的成都好故事

2020上半年,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不小冲击,福祸相依,同时被冲破的还有传统企业老旧发展模式的桎梏。疫情的爆发催生出了新发展业态和新模式,如今,成都已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新经济动能更加翻涌澎湃。看度今起推出“动能显韧性·新经济蓉见”系列报道,实地探访商业航天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军企业,讲述新经济发展的成都好故事。

先看一组数据,今年6月,中国新经济指数再度上升至32.1,为2017年9月以来最高,意味着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期,新经济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再聚焦国内,依照2020年6月新经济城市综合成本指数调整后的新经济总量排名,成都排名国内城市第三位,位列新一线城市第一,新经济成绩耀眼。

先有总投资约25亿元的成都超级计算中心正式亮相,后有面向全球发布100个新场景、100个新产品,释放科创机遇,再到新经济“双百工程”企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展开,2020年的上半段,成都踩着新经济的“风火轮”闯过疫情难关,破传统企业发展桎梏,经济大招频出。

逆风突围的实力,昭示着数年打下的深厚“基本功”,从2017年在全国率先组建新经济委以来,新经济渐渐成为了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创造者和高效能治理的有力参与者,个中变迁,就悄然发生在一颗从成都发射,飞向宇宙的卫星里。

经济转型 着力开拓发展新领域

成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窗口,新经济、新业态的兴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均能酝酿出新的市场需求,而其中相当大部分适合商业航天开拓。

想象一下,拿起小小的手机,就可通过AI卫星从50万米高空俯瞰整个地球,无论是南北两极绝美的极夜、极昼,还是我们脚下车水马龙的城市日常,都能从宇宙中睁开探索的“眼睛”,这就是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正在做的事。

国星宇航科技卫星拍摄图片

公司董事长陆川博士带领着近100人的团队,成功研制发射了全球首颗AI卫星,一步步创造了商业航空领域的一个龙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即实现盈利,是国内最快实现主营业务盈利的商业卫星互联网公司,且已于疫情期间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0亿元。

截至2019年12月,国星宇航已顺利完成6次太空任务,成功研制并发射了9颗AI卫星。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卫星全直播互联网平台——直播地球APP,以及卫星地图互联网服务SaaS平台——ADACLOUD,免费为个人、企业提供卫星互联网产品服务。截至目前,国星宇航已累计服务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用户,覆盖上亿个人用户。

有行业人士分析,A+轮投资人主要由用户单位、老股东以及战略投资人构成,也将进一步巩固国星宇航卫星互联网产品在智慧城市、交通基建、农林管理、地产等行业的市场领先地位。

成都为何是商业航空沃土?

探索宇宙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新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全国商业航空“2+N”的发展模式中,成都无疑是片沃土,才能使国星宇航从60平米的孵化器里成长为占地近4000平米的高新技术企业代表,陆川博士告诉看度记者,“成都政府从产业布局到政府治理都非常有前瞻性。”

他表示,在全国商业航空“2+N”的发展模式中,成都不仅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良的人才基础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还对该领域进行提前布局,“比如电子科大之前成立了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政府把商业航空作为未来的核心产业方向,这种政策导向会为成都带来先发优势。”

国星宇航发射的三星堆号AI卫星 叶升芃 摄

因此,国星宇航科技在创业最初的窗口期也得到了极大支持。

从最开始在60平的孵化器里办公,到现在近4000平米的企业规模,陆川博士表示,政府不仅提供资金、场地支持,最重要的是对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应用场景。

陆川博士 叶升芃 摄

“万里长征第一步,产品怎么才能有最开始的应用、示范、推广?”

陆川博士告诉看度记者,如今已经被成熟运用于成都20多个产业功能区的“园区之眼”,在开发初期,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才得以与西航港产业园区成功对接,从而获得了能够应用技术、理念、服务的场景。“如果没有试点,推广会很难。”陆川博士感慨道,这是比资金帮助要更加宝贵的支持

“人城产”逻辑下 新经济焕发新活力

传统的“产城人”逻辑下,产业是首要因素,而在“人城产”新逻辑下,人是首要因素。成都既是人口大市,也是人力资源强市,拥有各类人才529万人,孕育出西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近期斩获“2019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奖”,顺利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

在人本理念的指引下,成都转变城市规划思路,越来越多海归和高精尖人才投身“蓉漂”大军,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吸引国星宇航初创者团队在蓉创业的理由不仅是产业支持,更是人才政策。

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对陆川等人意义重大的科创人才扶持政策得到丰富与细化,“这次的人才新政在国星宇航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我们现在去招北航、北理等高校的人才,他们都会考虑到成都的一些实际落户人才政策。”国星宇航高级副总裁熊文轩表示,这些对商业航天有着坚定情结的学者们,同样为成都开放自由、乐观包容的文化魅力着迷,这也成就了如今国星宇航科技作为成都新经济的代表性企业,却仅有他一位“土著高管”的有趣状况。

 

于高精尖人才,成都政府还充当着新经济企业与人才之间的“直通桥”,“政府会搭建平台,比如今年获批的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为学校和企业合作提供了平台,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更加常态化。”陆川博士切身感受到这既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对于成都的新经济发展,陆川博士认为成都可能不需过度追求爆发力,“硬科技,慢节奏”,这是他的回答,与商业航空在西南地区的发展历程相似,成都新经济走的也是厚积薄发,脚踏实地的稳路子。

目前,成都正在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借助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时代机遇,创造越来越多响亮全国的新经济品牌。

看度记者:叶升芃

编辑:叶升芃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