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丨万物吐故纳新 大地春和景明

来源:看度新闻 2022年04月05日 07:38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2022年4月5日3时20分03秒,迎来“清明”时节。此时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国南方地区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则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在古代,与清明日期相近的有两个重要节日,一个是寒食节,一个是上巳节,都在农历三月上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个节日和清明节气基本互不干扰,直到唐代,清明吸收了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才趋向融合。宋元时期,清明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重要传统节日,并大体延续至今。

清明·三候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鴛,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由来已久。清明墓祭,敬拜的是各自真实的祖宗和前辈,是由亲情衍生的一种祭礼。每个逝者都应该受到后人的追怀,每个生者都应该饮水思源,牢记前辈对自己的抚养和培育。

受疫情影响,大规模的现场祭扫容易出现人员聚集、传播病毒的风险,建议大家选择文明、安全的方式进行祭扫,比如网络祭扫、在家缅怀等。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能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人员聚集。

郊游踏青

清明正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在古代,踏青是清明的一项重要民俗,此时大地一片生机勃勃,郊游踏青的意义之一正是在于顺应时气。

疫情防控时期,市民在出行前应提前规划时间及路线,了解目的地是否有预约、限流等要求。尽量选择网上购票,减少排队聚集时间。出行时,尽量选择步行、骑行、驾车出行,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人员聚集的风险。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一项颇受欢迎的活动。风筝又叫“纸鸢”,拿竹篾等物做骨架,再糊上纸或绢,拴上长线即可。有人会在放风筝时剪断风筝线,任风筝飞走,寓意除病消灾。

插柳戴柳

门户插柳是清明节特有的节俗。柳树生命力旺盛,在春天往往最先吐出新芽,《齐民要术》中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除了插柳,清明还有戴柳的习俗。民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在鬓角插上青柳有“留青”之意,指的是希望能留住年轻的容颜和生命力。

清明·养生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区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等,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不过, 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不要逞强登山。此外,登山也要考虑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不要逞强好胜,以免发生意外。

穿衣

清明时节,人们往往衣着单薄,如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应及时添衣,防止受寒、淋雨。外出要随带雨具,防止淋雨而感冒。晴天外出和运动易于出汗,出汗后要及时换衣,保持温暖干燥。

早春时节,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或阴雨连绵、冷风阵阵,春季湿热邪毒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开始活跃,因此在春季疾病的高发季节,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对我们的健康大有裨益。

防病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出现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症状。此时也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麻疹、水痘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缅怀先祖、心怀感恩,

清明是一个肃穆的日子;

放歌踏青、追逐春天,

清明也是一个轻盈的日子。

愿你能在寄托思念的同时,

怀揣对未来的希望,

珍惜美好的人生。

编辑:孙雨彤 

版面编辑:陈轻语

责任编辑:雷启枝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