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 一座“博物馆之城”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来源:看度新闻 2022年05月18日 15:04

开春以来成都人都在做什么?一拨在野外露营,一拨在天府绿道绕城骑行,一拨夜爬龙泉山看日出,还有一拨正在逛着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这份“力量”到底是什么?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昨天和明天、历史和未来,都在这里相逢。这座历史悠久、地广物博的天府之国,更将它的奇珍异宝珍藏在了五花八门的博物馆里。

陶俳优俑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 摄影/雷启枝

博物馆,是一扇通往过去的“门”。

战国时期的双鞘剑、憨态可掬的说唱俑、异彩纷呈的邛窑瓷器……文物里记录着古往今来的天府之国,讲述着千百年间成都人的生活。走进成都各大博物馆,古蜀的美丽画卷正向你徐徐展开。

成都平原迄今所能追溯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为距今约5000年的什邡桂圆桥遗址第一期,文明由此启幕,渐成燎原之势;距今4500年左右的宝墩文化古城址群表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中心、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三星堆文化和金沙-十二桥文化不仅是古蜀文明的两座高峰,也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秦汉之后,天府之国的富庶、芙蓉花都的迤逦、西南都会的繁华,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成都三千年城名未改、城址未迁,拥有丰富的文博资源。从宝墩遗址到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成都出土的富有区域特色的文物也不胜枚举,它们成为成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陪伴着这座城市迎风沐雨,成为今天这样一座活色生香的历史文化名城。

博物馆,是现代人的文化会客厅,是城市中的美好风景。

开春以来的成都人都在做什么?一拨在野外露营,一拨在天府绿道绕城骑行,一拨夜爬龙泉山看日出,以上三项被网友称之为成都“新铁人三项”。但别忘了,成都人还有一个乐趣:全家老少看展,呼朋唤友看展——逛博物馆,早已嵌入了成都人的生活中,无论什么天气、是不是工作日,每逢有展,成都的各大博物馆总是排起“长龙”。

目前,成都市共有博物馆160家,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其中国家级博物馆20家,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位、副省级城市第二位,非国有博物馆总数和国家等级馆总数位列全国第一,满足市民们“出家门就能看展”的需求。

成都人也的确钟爱逛博物馆,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五一的成都博物馆有多火爆#”的热门词条就刷屏了,在假期第三天,成都博物馆假期参观名额便全部预约一空。不只是成博,成都既有展示三国、诗歌、古蜀等影响突出的一批国有博物馆,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也有藏品丰富、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一批独具特色的非国有博物馆,如建川博物馆、华希昆虫博物馆、天演博物馆、拾野自然博物馆等,每逢假期必定爆满。

成都博物馆内部 摄影/雷启枝

近年来,成都的“博物馆们”作为城市文化内涵的宝藏集聚之地,逐渐以各种形式频频出现在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成都人到博物馆不仅仅是看展,也可以是社交、休息……去打卡博物馆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习惯,博物馆从难以接近的“学术感”和“高深感”,变得更加亲和“接地气”,成为城市中一道道美好的风景。

博物馆,蕴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

在一个个博物馆里,品读着说不尽的成都故事,道不完的蜀地风情;一个个博物馆,就像一本本史册,记载着城市沧桑辉煌的过去,也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未来。在成都这座“天地为馆,万物为藏”的城市中,文博事业的飞速发展不仅能激发城市活力,还将赋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润城塑造“三城三都”品牌,开发更多镌刻成都印记的“现象级IP”。在《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中,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进入“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TOP10”,成都这座兼具颜值与内涵的“博物馆之城”正在以三千年来的魅力与底蕴频频出圈,面向更广阔的市场,产生更大价值。

成都博物馆外街景 摄影/吴海燕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指出,未来成都将大力实施城市文脉传承工程,加强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加快建设东华门、宝墩等文化遗址公园,推动金沙—三星堆联合申遗。一个个跨越式进阶的博物馆,将逐渐演化成为城市的新中心、新门户和新客厅,成为传播天府文化的重要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高地。“博物馆与城中人的幸福感息息相关。”成都市文广旅局博物馆处负责人说,没有门槛的博物馆,不仅让居民群众增长知识,更增强了他们精神上的归属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有力承载。

想了解一座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到博物馆去寻找答案吧。

编辑:叶升芃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