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四、五、六年级数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西财附小举行

来源: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2019年04月26日 14:26
摘要:4月24日,在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数学教研员郭学琴老师的组织下,青羊区四、五、六年级数学“基于大课程观下的学科课程建设”主题观摩研讨活动在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西南财大附小”)举行。

4月24日,在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数学教研员郭学琴老师的组织下,青羊区四、五、六年级数学“基于大课程观下的学科课程建设”主题观摩研讨活动在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西南财大附小”)举行。

西南财大附小刘奕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研究课《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为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参与感,刘奕老师把教科书的情景设置替换成学生在承包学校水吧制作椰汁西米露的情境,由此展开探究的问题均来自学生自身需要考虑的问题,运算律的运用也是学生需要快速决策而产生的优化选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加主动积极。第二环节,刘奕老师把三种定价的选择交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运用意识、成本意识,通过计算知道每种定价都是需要考虑是否盈利、保本、亏损,作出理性的选择。既落实学生运用小数运算律简算的目标,也向学生渗透了量入为出的消费观。

西南财大附小曾力娟老师为大家呈现一节《包装中的学问》。曾力娟老师本着从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来谋划教学、实施教学,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上都体现出“一切为了发展”的理念。通过学习,学生建立了节约、优化意识,通过数学的优化策略作出最节约的包装方法选择,并获得一些规律性的认知结论,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养成了理性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了解到过度包装的危害,自觉选择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既达成了财经素养教育的目标,也完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西南财大附小数学组组长陈瑜老师就“什么是大课程观、大课程观带来哪些改变、他们的思考和行动、为什么融合、如何融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说明。

两位老师的课堂均树立了“动态的知识观”,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一个“接收、储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主动选择、分析、提炼、创造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两节课的设计和实施,都特别重视是否开放、有层次、有深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做到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听课教师均对西南财大附小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老师们一致认为,找准了学科课程与财经课程有效融合的契入点,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财经意识和素养,财经素养的融合为数学课堂增添了新鲜血液,焕发了课堂的无限活力。

青羊区教科院数学教研员郭学琴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郭学琴老师表示,西南财大附小成功地为大家展示了基于大课程观下的数学学科课程与财经素养的融合课程研究,学校选点准,站位高,效果好。通过此次观摩研讨活动,让与会教师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生、相融、共同成长的历程。一节好的数学课,一定是在把握准数学学科的本质的基础上,抓住合适的契机和知识生长点,让财经素养课程自然的生长、发芽、开花。

财经素养教育是生活教育、生涯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是学生对生活价值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不断追求,似乎是看不见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参与经济生活的程度不断加深,它的价值就越来越突显!因此,学校在对大课程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后,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为什么开展?怎样开展?如何巧妙的把财经素养课程根植于数学学科课程中?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西南财大附小数学团队在青羊区教研员郭学琴老师的引领、陪伴下,开展了深入的探索,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此次呈现的两节课例是学校探索的片段、缩影,还有许多的思考空间,带着这样的思考研究的行动还会继续前行。(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