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学评一致性,双流教科院附校做好三个 “加法”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 2021年11月10日 09:36
摘要: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双流教科院附校)的具体做法是立足于“教学评”的一致性,在“减法”之下,善做“加法”,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拥有热情,对知识充满好奇,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守好课堂主阵地。

“双减”政策落地,减什么?怎么减?学校课堂中,又该在“减”中如何找到孩子们成长的支点?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双流教科院附校)的具体做法是立足于“教学评”的一致性,在“减法”之下,善做“加法”,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拥有热情,对知识充满好奇,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守好课堂主阵地。

匡校长在双流区2021年小学教育工作会上做“双减”工作专题分享

加法法则一:一课一研,凝聚集体智慧

备课的专业性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源头。双流教科院附校备课的专业性体现在“一课一研”。学校各学科组集中优势,钻研课标、教材和学情,力求使每一个教师真正做到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精准分析学情、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精致设计学习方案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着力把每一堂课都打造成“精美的课堂”,将减负增效策略真正落到实处。

在一课一研活动中,无论主研人还是辅研人,都能各抒己见,又能汲取他人有见地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实现了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老师们已经从一课一研这种新的教研活动中获得了成长和快乐,研课的热情空前高涨,研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提升。

开展一课一研,博众家之所长,集群英之荟萃,双流教科院附校每一位老师的学习设计将从专业走向更专业。

加法法则二:深耕“学历案”,触发“真学习”

当学习的“可见”发生时,孩子的学习产生的效应最大,他们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做“加法”。双流教科院附校精心地选择了“学历案”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师生共同深耕,从而清楚地知道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将要到哪里”“我们已到了哪里”。

通过反复研磨,双流教科院附校的“学历案”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将要到哪里”和“何以知道我们到那里”。这个部分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明确学习的指向,让目标和评价可见。第二部分,“我们怎样到那里”。这个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课堂由扶到放,层层推进,指向在课堂中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真正提升,让学习过程可见。第三部分,课后反思,系统整理。学历案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可以是本节课的收获、思维导图,也可以是思维方法和自己的独特理解,还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困惑。课后反思实际上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解和实践能力。此外,学历案后面还设有检测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并进一步提高。 

学历案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促进老师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在此过程中,老师们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关注“学会”,才能实现“真学习”,实现课堂学习的“加法”。

加法法则三:立足课堂主阵地,让“双减”落地生根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各教学环节的关键部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提效”的一项重要工作。双流教科院附校着力推行以“示范课”和“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措施,守好课堂主阵地。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学校充分发挥区教科院与附属学校“院校一体”办学模式的优越性,通过教研员的示范课、师徒同课异构等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

深入研课,润泽课堂。学校各学科教研组以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为目标,通过青年教师见面课等形式聚焦课堂教学,引领教师的成长。形式多样的教研课,不仅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热情,更润泽了课堂,让师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自我。

强化管理,落实听课、巡课制度。一抓常态化推门听课,了解课堂教学质态,督查学校推行的教学要求是否落实到位等;二抓教师之间互听课,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互评,在碰撞中反思和提高;三抓一课一巡,制定学校层面和年级层面巡课安排,关注师生上课状态,及时提醒和整改。

“双减”背景下要减负提质,关键在于守好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守住主阵地的关键在于守住课堂;守住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设计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让教育返璞归真。(江蕾)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