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青华辩课团队斩获全国“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2年5月28日,为期四个月之久的“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七届基地教学设计大赛与课堂展示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儿童符号意识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国96支基地(校)/名师工作室团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是由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举办的国家级赛事。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肖雪梅副校长带领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派出的辩课团队(肖雪梅、张莹、孙玉婷、王昕四位老师组成),在领衔人谢定兰老师的带领下,聚焦符号意识,潜心研究。历经优质的论坛晒课、激烈的网络辩课,该辩课团队荣获执教课和网络辩课全国一等奖。
回望这四个月的磨课、研课、辩课,有辛苦的付出,有学术的争论,有深入的研究,也有快乐的成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每一次课堂只有经过一次次的研讨,一次次的质疑,一次次的思考,才会挖掘出更多的知识,发现更多的教育智慧。在谢定兰老师的引领下,组员们群策群力,搜集资料、精心准备开贴需要的资料,如火如荼地开启磨课阶段。团队认真对课标进行研读与分解,用心钻研教材,做详细的教材分析,又对学生学情进行前测,结合学情分析制定本课学习目标。《图形中的规律》一课由肖雪梅副校长执教,前后经历了四次试讲,每一次磨课中的交流与探讨都有新的突破,进而完善原有的不足,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力排万难,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教学设计终稿与课堂教学的录制。
在研讨中知学情,在磨课中抓本质
《图形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摆、画等操作活动,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发现的规律,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一般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第一次试讲,用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在上学期就学过了此内容,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对规律的探索缺乏了兴趣,无法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秉承“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育理念,第二次辩课团队用了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试讲。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符号化表达经验,对未知规律的探索过程充满了兴趣。基于此,老师们把“呈现摆三角形的规律”作为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旨在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发现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存在的规律。
老师们深知符号意识是对符号的感受,是一种体验,一种感知,也是一种能力。符号意识的培养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给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机会。经过一次次深入的研讨与试讲,辩课团队确立了“发展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老师们呈现了学生最真实、最原始的学习和成长状态,体现了发现问题、探究解决、归纳概括、符号表达,从而发展学生符号意识的自然学习过程。通过4个环节,3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摆、画三角形来发现规律。在摆放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重点突出了三角形排列规律的探索和研究。从而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初步运用符号表示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的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了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或推理结论具有一般性,有机渗透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眼看答辩时间临近,为了在网络答辩中展示出辩课团队教学设计的结构化,凸显出学生量感的生长点,在谢定兰老师的引领下,团队教师每日忙完学校工作后,下班齐聚实小青华“挑灯夜战”。在那段时间,团队教师一度成为了实小青华校园的“关灯人”。
在辩论中深化,在碰撞中积淀
在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五月,迎来了“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七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的网络辨课活动。为期5天的网络辨课,全国共计96个团队参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网络辨课的时间虽仅有十分钟,而十分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团队思考碰撞,是无次数的挑灯夜战,是无数次对教学的深入研究。
5月28日傍晚,迎来了全国网络答辩,辩课团队齐聚实小青华会议室,专注辩课。谢老师亲临现场为大家加油打气。答辩中,四位老师配合默契,对预设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顺利完成了答辩任务。在对方辩友提出“教参中指出:一般来说,学生很难把所摆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用数学算式进行表达,教师需要进行引导,我们通过试教发现确实如此。请问你们在课堂上如何判断学生已经具备了这种抽象概括能力呢?”的追问时,四位教师沉着冷静,从教学中的三个主要环节逐一进行了阐述: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这种抽象概括能力和符号意识的培养,在经历和感悟用符号表达的过程后,把生活中的现实情境通过数学眼光、数学思考、数学语言,最后抽象概括出用数学符号的方式进行表达。上课教师在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时,深入到每一个组,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进行符号化,从而判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自然生成。最后学生集体展示想法,通过合作交流,达成提升符号意识的目标。
在专家点评中,李晓梅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的赞扬。她从“把握数学本质”“透过提问,来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通过追问环节,来看教学过程中是否对教材真正的理解?”三个方面肯定到大家这节课立足于学情,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操作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从而理解数学本质,促进了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这正是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走向。
学无止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深入思考,重于研究,勇于创新,在打磨和交流中收获。未来,大家会一如既往的学习、研究、成长、突破!
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恩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次研讨机会,有了谢定兰导师的专业指导,有了实小青华数学团队的献策献力,老师们对“符号意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到符号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需要立足学情,聚焦教材,深耕课堂,给学生创造丰富的体验活动,实施适切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持续生长。
一次经历一次成长,老师们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恩。感恩于成长路上有专业导师的引领,有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同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团队会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守初心,创造出更多教育的美好与幸福!(赖波 通讯员 张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