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这座博物馆带学子回到老师们的“中学时代”

来源: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 2022年11月11日 08:49
摘要:在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有一座“聚沙博物馆”,这里曾见证过这所崭新学校的诞生,也收藏了该校教师们的“中学时代”。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严谨负责的,站在三尺讲台传道受业解惑;老师也是“有故事的人”,跟老师聊聊过去的事,可能会比听他们讲“好好学习”更加有趣……你是否好奇过自己老师的中学时代?是否想听听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是否想“穿越时空”,亲眼“看见”中学时代的老师?

在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有一座“聚沙博物馆”,这里曾见证过这所崭新学校的诞生,也收藏了该校教师们的“中学时代”。

穿越时空的相识

学生看见老师的中学时代

错题本、三好学生奖状、毕业照、随身听……走进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的“聚沙博物馆”,几个展区静静地陈列着老师们的中学旧物。

在各式各样的旧物展览中,一面贴满奖状的荣誉墙和一摞字迹工整的笔记本格外吸引眼球。

“我把程亚玮老师初二的作文念给学生们听。”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校长严健告诉学生,“这是十年前一个初中生写的一篇关于‘热爱阅读’的作文,因为她热爱阅读,因为阅读对她的滋养,十年后,她成为了我们的语文老师。”

严健校长表示,老师中学时期的作文能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说是一次跨时空的相识,一次跨时空的对话,也是对学生的激励。对此,程亚玮老师表示很开心能够让学生看见自己的中学时代,也想通过此次展览,为同学们提供一些语文学习方面的指导。

老师们的课余时光是怎样的?老师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老师们在中学时代也会有偷懒、犯困的时候吗?

“这是我高中时代的‘奢侈品’。”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副校长周子琪拿起一个有些生锈的、巴掌大的“铁盒子”笑着说,“我当时说想买一个随身听来听英语,实际上还是想听歌。那时候我们听的都是磁带,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没怎么见过吧……到我读大学的时候,时代又变了,大家都用CD机来听音乐。”

“这面墙上列出的都是各个年龄段老师们中学时期最爱的歌曲。”周子琪副校长介绍,“这是一张歌单,也是一个浓缩的时代。”

除此之外,展区中还展出了老师们学生时代看的杂志、课外书。

美术教师刘媛媛拿起一本2010年8月份的杂志回忆道:“我初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跟美术、设计相关的书,这些书籍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前卫一点,上面有很多新潮的东西。那时候网络不如现在发达,我便通过这些色彩鲜艳的书籍,认识了世界。”

在“聚沙博物馆”收藏的老旧物品,不仅仅是师生间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是该校老师们对于学生成长的激励与期待。

在“博物馆课程”中

体验“非正式学习”

据了解,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正在多维度地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作业管理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该校在学习方式、学习空间、课程架构、组织方式等方面也在进行着优化转型,该校的“非正式学习”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此次展览就是“非正式学习”项目之一。

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教师蒲颖介绍,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环节就是学生们根据“聚沙博物馆”藏品进行观后分享;同时老师们可以带领学生在这个博物馆开展如历史、语文、地理、美术等学科相关的课程,包括学习规划类指导和班会课,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蒲颖老师拿出自己中学时期的学习笔记本,有些自豪地说:“我的学习笔记本都是能够在班上被传阅、借鉴的……”蒲颖老师表示,她的中学班主任要求学生每周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并写一篇周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培养了我的写作习惯。希望我的学生看见这本周记,能够有所启发,要耕笔不辍,要积极积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教师向高淼在展区晒出了她高中毕业会考的准考证,并表示:这一张小小的准考证就像是一种能量,能够激励学生,也能激励现在的自己。

体育教师卢玲则是展出了她曾经获得的各种赛事的奖牌,她表示,每一个奖牌背后都是艰苦的付出,她希望把这一段段励志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励他们不负韶华,逐梦前行。

据了解,这场展览还在进行最后的布置,预计将在近期开展,届时,该校教师将充分利用展览中的素材,精心设计“博物馆课程”,让学生们在观展的过程中,在“非正式学习”中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新鲜知识。

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校长严健:

这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校园生活”社区

在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校长严健看来,教师也是一门课程,有时候“读人”比“读书”更生动。“这一批参加展览的老师们,很多才走出校园,他们的经历可以带给学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真正的教育。而老师们的求学过程,他们少年时代的体会和感受,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师生之间能传递出更深厚的情感。”

如果要为此次展览找一个关键词,严健校长认为“看见”二字很贴切。“老师看见自己的中学时代,更好地理解他当下的学生;学生看见老师的中学时代,能够引领他们奋发前进、看见自己的未来……”

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要求:“学校要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研究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课程,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据了解,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于建校初期便明确了“文化立校”的方向,即寻找一个具体的品牌项目来表达办学个性,传达目标愿景,此时,“聚沙博物馆”应运而生,后上升为打造“非正式学习空间”,最终进化为“学习社区”的构建。

“这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校园生活’社区。”严健校长表示,学校不仅要发挥教书育人职能,还要多维度地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链接丰富的学习资源,融汇多元的学习方式,成为“向外眺望的窗口”,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体会到更丰富的内涵。

据严健校长透露,聚沙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多个主题展览,“博物馆以器物为载体,与日常的学科型学习不同,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渠道,就像本次展览,师生们在这样的‘学习社区’中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会相互理解、尊重、认同,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学习体验,建构对世界的认识,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等的生长,我认为,这就是教育本身。”

可以说,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的“聚沙博物馆”是一个“泛在”的“博物馆”,依托该博物馆开展各类课程、活动,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这里也成为了该校师生交流、学习最为频繁的社区。除了学习、参观,师生在此聊天交流、阅读书写、摄影观赏,博物馆空间功能被师生常态生活不断定义和拓展,成为校园日常生活的包容之地。

今后,该校将继续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从“全人成长”角度出发,融合各种资源、为学生们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多渠道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江蕾 杨庆虹)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