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中学学子在“斑竹林”里上了一堂多学科融合课
自2022年7月起,四川省新津中学开启了研学课程自然篇《观山乐水》的研究。该课程着力从地理、气候、水份、土壤、生物、人居六个角度介绍新津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帮助学生感知家乡魅力,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家乡自豪感。新津斑竹林正是以其独有的生物多样性优势作为研学课程《生物篇》的选点。
研学不仅是一次游学活动,更是一种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的行走的课堂。新津中学把研学旅行课程分为“行前”“行中”“行后”三大板块。
为了让同学们在研学活动时更好地聚焦课程目标,充分完成研学任务,学校在行前安排了丰富的课程。
2022年11月17日下午,新津中学高一创新1班、2班与高二2班共130名同学,满怀着对斑竹林的好奇,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以“寻隐兴义·领略竹林清韵”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进入景区后,老师先从“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起源传说说起,讲述了斑竹林两百多年的沧桑历程。斑竹自古就象征着思归,代表着游子归心,桑梓情怀的传承。
走进楠木林,遮天蔽日的楠木映入眼帘,林间鸟语呢喃让人不由停下脚步。白鹭、夜鹭、牛背鹭、苍鹭等常见又古老的美丽生灵让同学们驻足围观。在这里,大家不仅身临其境感受了楠木的高大挺直,现场观察了解楠木的生长习性,还拓展探讨了楠木与金丝楠木的区别,补充认识了金丝楠木与帝王陵墓的渊源历史。此外,同学们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采集了多种植物素材,为行后的继续研究做好准备。
在芭蕉林,同学们通过观察芭蕉叶子与茎杆的形态、关系,找到了文人墨客对芭蕉情有独钟的原因,领悟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内涵。
在斑竹林,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走边仔细观察记录慈竹、斑竹和麻竹这三类竹的外形,真切了解竹子的生长条件和特点,并从降水、温度和土壤的角度进行分析,明白了竹子大多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原因。
来到开阔的大草坪,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辨认植物,划定样方,设计记录数据表格,完成探究活动: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
完成调查任务后,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画出你心目中的斑竹林”,同学们或坐湖边,或在树荫底下,三三两两,写写画画,好不惬意。
一程山水会因一群人的相聚而丰盈,一段时光因一个团队的共研而葱茏。思想的碰撞必然产生思维的火花。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研学课,立足新津乡土,深度融合了语文、地理、化学、生物、美术等学科知识。研学中的人文课程与课堂学科课程融合,旨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从一草一木、一静一动中见家乡的大美,知天地之广阔,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张红 通讯员 何彬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