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
237.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逾120万人,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年均5%持续增速……把这组上扬的数据,落脚于成都,其经纬坐标所指,归向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域:成都高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同时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成都高新区入选“先行”之列,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是一次民生与民心的奔赴,也是成都高新区“双轮驱动”经济高质量建设与民生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面对“发展”与“均衡”的命题,成都高新区如何全力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啃下改革“硬骨头”,打响民生“攻坚战”?
推进义务教育“急难愁盼”学位攻坚行动
高新区义务教育学校点位90个、学位14.8万个
雨水花园塑造自然静谧的校园氛围、智慧农场激发学生的好奇创意……9月19日,新川科技园小学正式投用,尺度宜人的教育空间迎来了首批学生的到来。
同样是在中和片区,数公里之外,成都陆肖TOD的核心民生项目——陆肖站小学(工程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在成都陆肖TOD项目建设的规划图之中,陆肖站小学(工程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
“通过人口数据测算建模‘画像’,陆肖TOD将是未来片区人口增长的聚集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分析,经过充分研判随迁子女、企业员工子女就学以及人口正常迁移导入情况,成都高新区坚持民生教育优先的发展导向,及时优化规划,优先增设了包括陆肖站小学(工程名)在内的教育民生配置。陆肖站小学(工程名)“从无到有”的背后,仅规划、国土、建设、财政、教育、目督、环保等多部门的现场会、联席会,都开了不下十场。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编制“十四五”规划之时,成都高新区将《成都高新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形成“牵一发、动全身”之势,确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贯穿“十四五”发展全过程。
近年来,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根据区域人口导入趋势和学龄人口增长态势,以需求导向优化中小学布局调整,制定义务教育“急难愁盼”学位攻坚行动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多种超常规措施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与开办,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持续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攻坚计划,成都高新区成立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建设和教育的管委会领导为副组长,管委会各职能部门和街道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推进义务教育“急难愁盼”学位攻坚行动项目实施。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义务教育学校点位90个,学位14.8万个,其中已经建成并开办70所,在校学生10.1万人;已经建成拟开办3所,规划学位4320个;在建和待建学校17所,规划学位2.72万个。
加快规划点位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落地见效:“十三五”期间,成都高新区开办义务教育学校14所,增加义务教育学位3万个;2020-2022年,仅三年间开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就已达18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77万个。
眼下,成都高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学位供给11.8万个,同比2017年分别增长50%、45%、40%。“十四五”时期,成都高新区将计划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27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9万个。
“校区、社区、园区”多元共治
打造237.22平方公里“没有围墙的学校”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多少?生活废水如何回收利用?近日,一场趣味盎然的生态环保研学实践活动在成都市第三再生水厂举行,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的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生态探秘之旅。
水厂与学校只有一墙之隔,研学活动则是成都高新区整合校园与社会资源的“破墙”之举。这样打破“一墙之隔”的对话,在成都高新区并不鲜见。走进天府软件园触达人工智能的奇妙,在电子科技博物馆感悟科技的力量,畅游交子公园领略公园城市的魅力……无论走进校区,还是走进社区、园区,都有一扇为高新学子们打开的科学之门。
“激活社会各方优质资源的‘活水’,‘流’向创新教育的土壤,融入‘百年树人’的教育事业,形成优质、均衡的内生动能。”在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成都高新区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尤其是科技创新资源的显著优势,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天然场域。
然而,如何用教育“一根针”,更精准地串联起“千条线”的资源融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中?
要破题,先“破墙”。在成都高新区,一张创新地图与教育版图叠加而生的另一张“学区作战图”,明晰了思路:划分五个学区,统筹规划学区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实现学区内人口规划和学位规划相匹配,推进“家、校、社、企”协同共治,着力实现区域教育共建共治共享。
学区内学校、家庭、社区、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资源联动共融,义务教育的单元从“学校”拓展至“学区”,重塑“校区、社区、园区”多元共治的教育生态。
在学区制的框架下,成都高新区开展了包括研学在内的众多教育探索,形成了生动的教育实践。通过学区治理,成都高新区还推进了学校之间的场馆、课程、师资等资源共建共享,帮扶学区内相对薄弱学校发展,进而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域、全链条优质教育。
从某种视角而言,重塑学区化治理机理,实现“校区、社区、园区”多元共治的成都高新区,其本身,就已成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在学区化治理的体系下,成都高新区的学校也为社区敞开校门,以学校为阵地反哺社区教育。比如定时定点开放学校场馆、联合社区教育学院打造“花漾高新”终身教育品牌课程等,营造支持学校教育的家校关系和社区氛围。
“教子YOU方学堂”是向家长供给家庭教育资源的社区学堂品牌。在第一场“教子YOU方”课堂上,高新区名校长陈曦做了题为“新时代,我们怎样做家长”的讲座,让家长方红林感慨:“我想应当对孩子更有爱心和耐心,更重视家庭教育。”
“除了共享资源,学区化治理也强调社会各界共担教育责任、发挥功能优势,这在‘双减’背景下也至关重要。”随着学区化治理的推进,成都高新区打造社区学堂、家长学校等平台,“串联”起家庭与其他教育主体的桥梁,更强化树立家庭的教育主体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品质,真正实现了“家、校、社、企”协同育人格局。
外引内培筑高新教育旗舰
“十四五”计划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27所
明媚的暖阳照耀进校门,校园内隐约传来琅琅书声。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创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课程类型……自学校开办以来,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在成都高新区快速发展,正向着成都独创、全国一流、未来典范的智慧型学校迈进。
这是成都市教育科学院依托其专业背景,发挥成都高新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按照公办条例设立,融合东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开展品格教育的优质学校。“也是成都市教育科学院在成都市范围内合办的第一所学校。”副校长岳国忠介绍说,这种办学模式把市教科院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通过学校教研进行转化,不仅更好地培养教师队伍,也进一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十三五”期间开办义务教育学校14所、增加义务教育学位3万个,学位供给现达11.8万个,“十四五”时期计划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27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9万个……“外引”与“内培”双轮驱动、联动发展,让成都高新区实现“质”与“量”的双跃升。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办学,导入众多成都知名教育品牌资源。成都师范学院、成都七中、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石室中学、泡桐树小学、成都市教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省教科院、嘉祥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进入成都高新区教育版图,合作开办中小学17所、校区达23个。
随着合作开办学校的落地,优质名校与高新学校理念上共享办学思想、办学文化,资源上共享人才智库、教研平台,管理上共享管理团队、骨干教师、课程体系、评价体系……
“外引”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双轮驱动地做强“内培”,孵化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集团品牌。本着促进教育资源流动共享,缩小校际发展差异,成都高新区推进集团化办学,联动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高科名企、产业园区等资源,组建8个集团,实现同质化办学。
正如木桶的承载,取决于最短木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核心揭示着一个逻辑:“补短”与“取长”同样重要。通过“龙头学校+新优学校”“龙头学校+新建学校”“龙头学校+薄弱学校”的组合,统筹资源,辐射附属小学,形成聚合共生型发展样态。
在集团化框架下,成都高新区不断健全集团共同体建设机制,完善集团治理结构,建立组织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促进文化理念、管理机制深度融合,凝聚价值观;通过统一聘任、统一评价、统一职称评聘促进师资融合;通过学生共育、师资共培、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优势资源合成再造,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引玉、活水、破壁
培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卓越之“师”
一个普通的周五,高新区芳草小学数学教师高梦琳带领着学生们开展“班级小超市”活动。善于将枯燥数学知识转化为趣味教学的高梦琳,凭借过硬教学能力,短短几年间成为了年轻的业务骨干,“在成都高新区的学校任教,只要有梦想勤钻研,就会有干事的舞台。”
着力“引玉”,建设人才集聚洼地,成都高新区通过校园招聘、考核招聘等多种招聘方式,以及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不断壮大着自身教师队伍。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总数已经达到5877人。
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尖子队”,在成都高新区扎根,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卓越之“师”。成都高新区充分调动教师资源,实施“活水”计划,强化教师交流轮岗,从而合理布局优质教师资源,打通优秀人才流动渠道,探索实施教育系统人员双向流动。
如何让这支卓越之“师”发挥出最大潜能?成都高新区从最根本的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刀刃向内”改革“破壁”,将全员教师纳入“区管校用”发展体系。无论是新招聘的教师,还是引进的教育人才,都与教师集中管理机构建立聘用关系,统一进行身份管理,拥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在薪酬考核方面,坚持兼顾公平与效率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增强教师获得感。
不局限于常规培训等手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都高新区瞄准名师、名校长的培育目标,构建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系,创新设立了“专业启航规范化培训”“专业进阶项目式培训”“专业领航共长型培训”三阶培训体系,构筑教师成长阶梯。着眼连通教育资源共享互联,高新区以名优教师为引领、推进了“三名一特”(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及特色教师)工作室建设。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形成,直接为成都高新教育内涵式发展带来了动力,这直观地体现在课堂质量上:成都高新区大力开展高品质课程建设工程,开发“一核两翼六特”课程体系,深入实践“五育并举”。幼中小学提质增效课堂教学现场会、各学段各学科大单元教学展评赛课、“三名一特”学科基地展评课比赛等各类活动的开展,让教师风采得到了极大展示、能力在交流学习中稳步提升、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更进一步。
深耕创新教育“试验田”
孵化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11月13日,成都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七大奖项揭晓,成都高新区以优异的成绩再次领跑全市。来自玉林中学的朱松涛和曾舜同学设计的智能火锅助手,摘得“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也是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实施。对于以创新立命的成都高新区,意味尤重。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都高新区因地制宜地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合力并进,创新教育特色,将创新精神融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中,培育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创新人才。
创新“育苗”,除了有高新区天然的创新土壤,还需要源于校园的“智慧”施肥。石室天府中学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蒋奎介绍到,学校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打造“互联网+教学、评价、活动、管理”联动的信息化智慧课堂;实行项目驱动制,以学生为主题开展创新项目;采用STEAM教育模式,整合数学、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学科,培养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作为石室天府首届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一员,粟美玲是这一创新教育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在校期间,陆续获得四川省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从成都高新区走出去的创新幼苗们,仍在不断拔节,创造无限可能。
在全球化时代,创新与开放是“一体两面”。2014年,成都蒙彼利埃小学开校;2018年,成都霍森斯小学及幼儿园开学;2020年,圣保罗女子公学中国成都分校项目开校……在成都高新区的时间轴上,国际教育始终与区域国际化进程同步推进、同频共振。
厚植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基底,成都高新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构建触碰前沿创新理念、融入世界创新变革,在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基础人才上不断发力。
在成都霍森斯小学校长曾霞看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理解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加深对学校、对家乡、对国家的认可,提升综合素养及跨学科统整知识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采用集群发展模式,成都高新区坚持示范校引领国际理解教育发展,遴选了8所“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17所国际理解课程试点学校。通过1所示范校引领带动5至8所成员校的方式,全域覆盖了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力争实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能上国际理解教育课,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国际理解教育。(赖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