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塘泥湾村定点扶贫工作交流会在四川工商学院召开
为巩固定点扶贫成果,推进定点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11月20-23日,“四川工商学院与盐源县塘泥湾村定点扶贫工作”对接活动在四川工商学院开展,标志着该校定点帮扶工作进入新阶段。
此行,盐源县塘泥湾村村主任米向卡参观考察了眉山、成都和郫都等地农业产业园区,并召开了座谈会。四川工商学院董事长王六章、校长夏明忠、副校长杨夫子,扶贫办主任、学生工作部部长潘复超,经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海波,科技处处长熊斌,办公室副主任沈玉杨,扶贫办主管吴昊,驻村干部程波等10余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王六章在成都校区接待了米向卡一行。她表示,感谢米主任对定点扶贫工作和驻村干部程波的支持和关心,祝贺塘泥湾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省委和国家的验收。虽然塘泥湾村已脱贫摘帽,但“脱贫不脱钩”,学校董事会将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继续全力支持,在人、财、物上给予最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助力塘泥湾村发展与振兴。
夏明忠教授再次代表董事会和学校对米向卡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扶贫工作和驻村干部程波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学校从2017年底,把定点帮扶盐源县视为己任,每年实施“四百”科教扶贫工程:选派百名师生下乡帮扶,派出干部长期驻村帮扶,3年共组织420余名师生深入盐源,开展支教支农、法律法规、禁毒防艾、一村一幼、优生优育等宣传以及 “三下乡”活动共90余次;培训百名地方科教骨干,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对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电商服务、基层管理干部等,开展培训27期,培训人数达520余人;开展百个贫困学生“结对子”帮学,组织110名教师,与118名贫困学生“结对子”帮学,以购代捐贫困学生家庭农产品和捐款捐物,共价值340余万元,开展交流活动310余次,开设暑期留守儿童补习班5期;帮助盐源取得百万社会经济效益,组织80余名(次)“教授专家团”8次赴盐源开展农业产业扶贫,示范推广马铃薯、荞麦等作物新品种13个,推广“非化学”苹果技术2000多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实现电商服务330余万元。学校通过实施“四百科教扶贫工程”,让扶贫助农由“输血”变为“造血”,从根本上脱真贫、真脱贫,持续不返贫。
自2018年,四川工商学院实施“四百科教扶贫工程”升级版——农业产业扶贫。在盐源县推广良种良法(推广马铃薯新品种8个、荞麦新品种5个、引进果树新品种3个;推广非化学苹果种植技术)、建设农业园区、推广农业科技、举办农民夜校、开展电商扶贫,多措并举促进“造血”机能,把产业“弱项”变成脱贫攻坚的“硬实力”,用近3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产业扶贫之路。
夏明忠表示,学校后期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工委要求,义不容辞、一如既往地参加到塘泥湾村的乡村振兴当中,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建立长效“造血”机制,积极探索彝区脱贫不返贫的路径,为盐源县乡村振兴、全面奔康作出更大贡献。
杨夫子对米向卡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在学校定点帮扶工作中的大力支持和对学校驻村干部的关心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期望在以后的定点扶贫工作中,学校与塘泥湾村依旧配合默契、同心协力,携手并肩取得更大成绩。
米向卡转达了塘泥湾村第一书记张大海和村支部书记罗小军,对该校实施“四百科教扶贫工程”,“真扶贫、扶真贫”的感谢。他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收到学校的邀请,通过在眉山、成都和郫都等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近4天考察学习中,感触良多、收获颇多,学习到了桔橙品种大面积种植技术技巧,有机蔬菜种植方法、农家乐开设经营模式等,将会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基层,将所学所想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力量,做好迎接乡村振兴新战役的准备。
“感谢学校的认可,将定点帮扶的任务交付与我,在定点帮扶工作中自身得到了锻炼,提升了工作能力;感谢学校、塘泥湾村干部、学校各部门单位师生们的支持。”四川工商学院驻塘泥湾村干部程波谈到,在大家的支持下,学校定点帮扶工作得到了塘泥湾村、棉桠乡以及盐源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农业产业扶贫中,推广种植的马铃薯、荞麦新品种,非化学苹果种植技术深受老百姓们的喜爱和欢迎。在教育扶贫中,一是与棉桠乡中心小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获得棉桠乡小学师生们一致肯定;二是塘泥湾村近三年来本专科上线人数达55人次,比塘泥湾村自恢复高考以来前30余年上线总人数还多,创历史新高。程波表示,在以后工作中,将会继续按照学校部署,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助力塘泥湾村乡村振兴、全面奔康。
与会人员还针对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王俊 通讯员 唐小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