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城境业和谐统一 当好“建设公园城市”答卷人
“甘琳”们所喜爱的绿道,是成都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给城市环境带来改变的一个缩影。“熊猫绿道”作为我市加快建设公园城市中重大生态工程之一的天府绿道的项目,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的实践要求。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明确指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既是对高质量推动天府新区建设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重大要求。省委书记彭清华指出,这为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都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着对公园城市内涵的认识,自觉当好“建设公园城市”的答卷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城市功能的系统集成,坚持产城一体、职住平衡、人城境业相统一……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都正加快塑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挂牌,打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全域公园。
在蓝天的映照下,一湖净水显得更蓝了;湖水中白云倒映,岸边杨柳依依,随手一拍就是一张风光“明信片”;湖边,一条绿道蜿蜒延伸,有人在骑车,有人在散步……这样的场景就在办公室玻璃窗的外面,就在工作间隙或下班之后可以散步的附近……在世界500强企业密集落户的天府新区,公园美景与产业板块有机嵌合,和谐共生。
“公园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园+城市’,是公共、生活、生态、生产四大基本属性叠加的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公园城市研究院智囊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这样认为。“比花园城市更有人文意蕴,比园林城市更有自然风味,比生态城市有更多的发展特性——这是对公园城市更加形象的描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如是说。公园城市,是摆在成都面前的“新答卷”。立足于打造一个“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全域公园,该如何布局?如何着笔?一场率先探索公园城市发展范式的行动在成都迅即展开——5月11日,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在天府新区挂牌;6月,公园城市的相关专项规划在加紧编制中通过第二次专家咨询。
而在此之前,作为顶层设计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我市就明确提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并明确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2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方位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强化项目示范,推动重大部署落地落实的节奏也正在加快。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都江堰精华灌区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展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大美形态;精心策划“三大示范工程”,在历史街区、现代新城和未来新区启动以天府锦城、交子公园、鹿溪智谷为载体的示范工程,让市民能充分感受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生态人文福利。
牢记总书记嘱托,天府新区正按照公园城市目标,加快规划和建设。接下来,天府新区将按照“三园七镇”的空间城市形态和产业发展结构,立足建设公园城市,在全球配置高端资源来谋划产业,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发展先锋区。
已建成1327公里天府绿道,打通城市生态动脉,成为一条没有厂房的绿色经济带。
7月1日,全国首条主题绿道——成都三环路熊猫绿道全线贯通开放,数百名成都市民率先体验,在绿道上健身运动、为熊猫绿道画张像、拍下它最美的样子……102公里的熊猫绿道以熊猫文化为特色,形成5.1平方公里成都最长的环状“城市公园”,配套19个景观节点小游园、257处服务站,“颜值与内涵”兼具。
这仅仅是成都天府绿道建设中的“一环”——2017年5月,成都启动天府绿道规划建设,作为“世界最长绿道”的天府绿道,不仅将建成连片的森林、水系、湿地等生态资源,还将城市的河流、公园、社区、文化中心等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生命力蓬勃的城市绿色大网络。
从启动至今,成都已建成天府绿道1327公里,这些绿道打通城市生态动脉,为成都高品质休闲生活方式提供应用场景。而绿道同样在创造生活消费场景,成为一条没有厂房的绿色经济带。生态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在绿道上凸显:天府芙蓉园注重“农商文旅体科”融合,天府沸腾小镇以天府火锅文化为切入点,将天府文化与绿道建设、特色镇打造深度融合……这些项目都依托绿道创造生活消费场景,展现绿道经济不俗前景。
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蜀川胜概图》所描绘的蜀江两岸山川名胜、厅堂楼馆……美不胜收的画中胜景,正在以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共同组成的1.69万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中逐渐呈现,次第铺展。天府绿道作为目前我市建设公园城市最为亮眼的一大手笔,在相续,相连,相通间,以精致的构筑之美,丰盈的内涵之美,演绎着动人,诗意的城市之美。行走于天府绿道,犹如穿行于城市森林之间,移步换景,清风拂面,这张成都许以世界的“绿色名片”,也在不一样的诗意和从容中,变得愈发闪亮。
从环城生态带到依托绿道创造生活消费场景、发展绿道经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将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城市新价值。
熊猫绿道上,甘琳的跑鞋左起右落,和路面摩擦出小小的“嘎叽”声;摆臂迈步的时候,她一直用余光揽收着从身旁一掠而过的一景一木。绿道犹如移步换景的绿色长廊,串联起的是望山、见水、观田、游林、赏花的诗意图景。这样的图景,随着近年来天府绿道的启动建设,正在快速晕染。一年多时间过去,天府绿道由点到面、串联成网,正在变成市民触手可及的“绿色获得”。
按照“景区化、景观化”理念规划建设的天府绿道,已经初显出各具特色的“高颜值”,把更多美景呈现于市民身边,可亲,可触。玉石湿地中的盘古玉石园,6米宽的红色一级绿道和3米宽的浅黄色二级绿道已经全部建成,蜿蜒穿梭于整个园区;桃树、柚子树等果树遍植园区,将园区变为一个大果园。石头小径通向竹林深处,绿竹掩映下,憨态可掬的熊猫座椅格外亮眼,高冷的“熊猫王后”、跳着欢快舞步的“功夫熊猫”这些充满创意的图案就是我市首条主题绿道熊猫绿道上的……
实现“可进入、可参与”建设理念的天府绿道,也让市民因其建成而更有获得感。1月27日,锦城绿道首秀亮相——“运动成都,绿道健身”中,全市广大健身爱好者代表以及驻蓉领事馆外籍人士约4000人参加了这项活动。3月21日上午,我市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群众踏青活动——“绿满蓉城·首届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踏青大会”举行,这是成都人赏春踏青的福祉……市建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超过百万人次参与绿道体验。已建成的天府绿道让大家享受到了“绿色福利”,而更多的“绿色利好”还在“路上”——天府绿道将建设成为多功能叠加的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绿道之美将更多地惠及市民生活,让天府文化根植社会土壤,让生态文明成为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而天府绿道,正迎来认识上的“第三次飞跃”——从最初的环城生态带建设,到建设“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展现天府文化的天府绿道,再到依托绿道创造生活消费场景、发展绿道经济。
茂密的竹林掩映中、青郁的稻田旁,精致的川西林盘,讲述着千百年来的传承故事——这正是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的芳容。通过川西林盘保护工程改造,青杠树村全面改善了全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农耕文明的智慧和蜀风雅韵的情怀在此水乳交融……作为加快建设公园城市“三大工程”之一的都江堰精华灌区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正展现着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大美形态。到2022年底前,成都市将保护修复1000个川西林盘,打造100个精品林盘,形成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川西林盘聚落。
正在建设中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以城市规划大手笔泼墨挥毫,让这个南北向绵延90公里,东西向跨度10-12公里,总面积约1275平方公里的全球最大城市中央公园逐渐变成现实。多彩森林、湖光掠影、田园风光、特色小镇、特色村落……空间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产业经济地理的重塑,公园城市的建设不仅拥有了充足的绿色动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也因此得到助推。未来,这个城市绿心“超级公园”还将成为两翼共享的国际化城市会客厅。
建设公园城市,包含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城市文明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的城市发展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民生观、“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文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观,将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城市新价值。成都,将树立探索新道路新模式的坚定信心,在新发展理念城市实践篇上贡献更多成都智慧。(记者 袁弘 王琳黎)
编辑:王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