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新科技、培育新人才 他为成都交通输送“新力量”

来源:看度客户端 2018年09月28日 14:04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合理通畅的交通不仅能让市民方便快捷地出行,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急剧扩张的步伐,城市交通体系也越来越完善,而这背后,离不开这样一群人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城市的交通建设出谋献策,让城市道路更通畅、居民出行更方便,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成都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杨飞就是其中之一。

杨飞教授生活照

十年前我就看好成都

2007年从同济大学博士毕业,杨飞没有选择留在上海,而是回到了川渝家乡成都。提起当初,杨飞表示自己对当时做出合适的选择深感欣慰。

“因为我所学的交通工程专业是要跟着城市发展高峰走,当时上海的交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我留在上海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而成都正在飞速发展,与城市不断升级扩张相生相伴的,必将是城市交通的发展问题。”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也出于对川渝家乡的归属感,杨飞于2007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任教,这一待就是十余年。

十多年的时间里,杨飞亲眼见证了成都城市交通的飞速发展。从中国“轨道交通城市竞争力”第三城,到机动车保有量“全国第二”,无一不在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2018年“中国新一线城市排行榜”中成都荣登榜首,更让杨飞确定自己当时的选择没有错。伴随这座城市的快速成长,杨飞也在用自己所学所长,默默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大数据让城市交通脉络更清晰

作为一名科研专家,杨飞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所学专业让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更加合理完善。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杨飞所研究的交通大数据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杨飞正在接受看度客户端采访

“做好交通建设,根本就是要让交通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出行,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配置交通服务体系呢?就要根据需求。”对于城市交通建设杨飞这样说。

但是,如何精准地掌握城市交通脉络、确定城市交通需求一直是困扰政府部门、交通专家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城市交通需求的确定都是依靠入户调查或一些有限的交通路况信息,调查结果自然也不十分准确,而不准确的调查结果则会对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杨飞教授表示“交通设施工程一旦上马以后不能轻易改,所以如果你前期不进行比较好的调查,那么对后期建设会造成很多的困难,而且是不可逆的。”

不过如今,交通大数据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大数据各部门可以更精细化、更客观地掌握市民的出行情况,把握城市的交通需求。它通过抓取市民手机的位置移动大数据,分析得出市民移动轨迹,以此来评估所规划的通勤交通承载量是否合理,从而让相关政府部门更加精确地判断城市交通需求。杨飞表示,“根据这个需求我们再去判断我们交通设施的配置,或优化、或改善、或调整,在制定方案时将更加有依据”。

杨飞参加交通管理部门政策研讨

要治堵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近年来成都发展迅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显得迫在眉睫。“我们正在面临的可能就是十多年前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经历过的交通阵痛过程,这是在城市升级扩张、规模扩大、经济产业的带动下相伴生的问题。”

作为成都市政协委员,杨飞多次通过政协会议、各种专家座谈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交通治堵一定要有顶层设计,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味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对交通进行科学的管理。”

杨飞教授参加成都市政协会议

“当设施逐步趋于完善以后,交通治理必须要转型为交通的需求管理和治理,在引导交通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做工作才行”。在杨飞看来,想要让城市交通发展的更加完善,政府各相关部门必须形成一股合力。“现在交通职能分散到很多部门,因为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使我们没办法很好地开展管理,每个单位都会提他职能范围内对交通最有用的措施,但如果形不成合力这个效果就发挥不出来。”因此,杨飞教授建议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展顶层设计,综合化地管理交通拥堵问题。“例如对交委来说,就应当从行业管理、政策方面提供支持;交管局就需要提供一些引导、诱导措施,协助道路交通运行顺畅;而规划局则需从用地上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一味地搞商业开发,那么那些地方不可避免地会有拥堵;但如果通过混合开发,那么交通拥堵问题会好很多。”这样各部门有机协作共同提升实现合力目标,而不是各自只关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工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同时,也会形成1+1>2的效果,让成都交通建设更加合理和完善。

人才培养是我目前最想做的大事儿

“在很多中小城市,整个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甚至都没有一个交通工程科班出身的人。”提到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稀缺,杨飞教授显得有些无奈。“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个真正懂交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你会发现这个城市交通非常糟糕,而且我们中小城市数量还很大,大城市体量大交通问题也持续严重,对于科学治理城市交通的人才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始终持续较大,但是现在我们人才培养是跟不上的。”

杨飞教授与学生开展学术研讨

“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

这是杨飞这样的知识分子肩负的一份使命感,在这种使命感的促使下,杨飞表示自己最想做的大事就是人才培养,他反问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事?”

杨飞教授组织青年教师研讨交通工程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大的本位,这远比用我们专业知识去做建议更重要。”杨飞教授认为,高校是出口,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某一行业的质量。在西南交大任教期间,杨飞为成都交通行业倾力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如今在成都乃至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领域,都不乏西南交大校友的身影。“我们高校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让这些人才在市政府的统筹下参与这座城市交通规划的顶层设计,然后落到设施建设和运行服务,这种良性的循环,更是政府需要从顶层推动的。”

杨飞研究团队合影

采访最后杨飞告诉记者,在以高校为平台,推动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发展模式下,自己把为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为城市交通行业输送新鲜血液作为重要的人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交通出行是人们每天都会经历的重要生活构成,提升交通出行服务品质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之一,未来杨飞也将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重大发展和转型变革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编辑:王堃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