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赋能 优化环境 成都会展以法治化发展“拼一流”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7月29日 11:46

法治化发展是一个城市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会展法治化保障是对一个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衡量指标。据悉,自2021年8月1日起《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标志着成都会展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该《条例》共5章33条,体现了成都消除会展业发展障碍,促进和保障会展业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据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条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一审后,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深入分析当前成都会展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及市场化运作情况、会展活动举办情况及相关政策保障等内容,研判需要通过地方立法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事项。同时,通过媒体、官网等多种途径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并通过现场走访、座谈对意见建议进行充分研究、吸纳,进一步完善《条例》草案。《条例》已于2021年4月29日由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将于8月1日起施行。

会展业因产业链长和产业关联度大,能带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经济效益,而被誉为“城市经济的发动机”。站产业角度,市博览局(市贸促会)负责人认为,围绕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亮点和城市发展特点,突出成都地方特色,对现行有效的经验做法予以总结固化和前瞻探索,对会展业未来发展予以引导促进,加速建成国际会展之都,制定该《条例》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关注”——期待未来会展产业生态中的差异化变革

在成都励翔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看来,通过立法保障“四名行动”计划,让“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在现行法规的框架下规范、有序地推进,立法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转化成行业治理效能,将极大提升以会展行业为核心要素的成都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条例》进一步完善了会展行业协调管理体系,明确了各方责任分工,强化了监管力度,在会展活动的立项、执行,乃至安全保障、知识产权维护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规范和释义,为成都市会展业与国际接轨、专业化程度的稳步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站在会展企业的角度,李军表示,励翔十分关注《条例》中关于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的举措,如鼓励本市会展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励翔自2018年在新三板挂牌后,就定下了3到5年内登陆A股市场的任务,但就目前而言,如在冲击A股市场的过程中,有了地方性立法的支持,无论从信心上来讲,还是从实操性来看,无疑为企业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通过会展业立法,期待未来会展产业生态中的差异化变革,一是生产方式的颠覆,促进《条例》的指导作用在行业细分领域催生出大规模的定制产品,极大地培育发展潜力;二是商业模式的颠覆,通过不同形态、不同背景的公司开展多边交互、增值分享,持续地巩固转型动力。”李军说,毋庸置疑,会展业立法是成都会展产业布局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举措。

“特色发展”——结合实际为探索多样化会展活动模式拓展空间

市博览局(市贸促会)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会展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会展活动形式将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相关产业发展而不断创新,在界定会展业概念时,《条例》未按照一般做法列举会展活动类型,而是结合成都实际,通过细化会展活动概念的方式,鼓励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建设会展新经济孵化器、加速器,为未来探索多样化会展活动模式拓展空间。可见,《条例》明确了促进会展业发展的价值导向,留足了会展及相关产业发展空间。

此外,《条例》还明确提出:推动会展与产业一体化发展,鼓励举办与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标识度强、显示度鲜明的品牌会展活动,提高产业功能区集聚度和产业能级;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等区域协同发展,强化会展博览平台与自贸区、综保区、空港铁路港等重大开放平台协同发展,提升会展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服务对外开放能力;支持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引进,鼓励成都市高校加强相关人才培养。不难看出,从推动会展与产业融合发展、国际化发展和加强区域合作、企业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条例》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支持体系。

“《条例》的制定体现了成都将促进会展产业发展当成了一项系统工程,也即通过一系列多维度、多元化、多样式的‘组合拳’,不断优化其营商环境。”上述负责人补充说明,《条例》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作了完善的制度安排。比如,《条例》明确,在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开设会展服务窗口,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合办理工作机制,力争实现企业办展、参展“最多跑一次”目标;对当前线上会展新业态加速发展,中小会展活动呈现“遍地开花”态势,《条例》及时回应,积极推动职责下沉,健全会展活动备案制度,尽最大可能为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会展活动营造宽松、便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华恺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始人、会展三新展组委会秘书长许锋表示,《条例》展示了成都把握趋势的智慧。“会展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举办地已经突破了常规空间、常规模式、常规内容,条例强调‘举办网上会展活动,拓展城市绿道、公园等会展展示新空间,推动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创新发展’,表明成都对会展经济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的大力关注与支持,有助于推动会展产业聚集和升级、拉动新消费。”

“政策机遇”——推动形成会展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格局

《条例》施行在即,各区(市)县也都在主动寻找着自身的“共振点”。“我们将充分整合全区‘电子信息’‘氢能源’‘食品饮料’‘科技影视文创’‘都市现代农业’5大核心产业资源要素和比较优势,积极构建会展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力争引培世界川菜大会等一批知名品牌展会,以会促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市郫都区商务局副局长李洋率先表态。

在体制机制方面,《条例》明确了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会展业协调机制和发展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扶持引导会展业发展,推动产业链建设。李洋认为,这将有助于郫都区加快筹建贸促会,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成都会展经济研究院教授诸丹表示,《条例》以“并联”思维,系统化发展会展产业,在突出会展平台经济的溢出效应、扩散效应与集聚效应的同时,把促进会展产业发展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当成一个产业生态圈来培育。诸丹分析,《条例》包含了比其他任何已有的会展相关条例更大的适用外延,即包括了区域间会展合作、“会展+产业”、“产业+会展”、会展产业内高质量价值链构建等多维政策支持体系。

在顶层设计方面,全市将编制会展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各区(市)县还都应编制会展业发展规划;在资金保障方面,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都应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统计财政预算。对此,李洋认为,会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市)县,将通过《条例》实施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引领作用,逐渐培育壮大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展会,将走上“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会展业发展模式。成都市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颜子荐表示,《条例》对会展专项资金、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的规定,不仅是对短板的弥补,更是为成都会展的进一步发展,在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合作环境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配置和优化。

“2021年上半年,成都会展创新运用‘会展+产业+功能区+投资贸易’一体化发展模式,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举办与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展会活动超过110个,签约投资项目263个,协议投资金额3660.5亿元。”市博览局(市贸促会)负责人透露,有了《条例》的加持,成都会展将为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加固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看度记者:林铎

编辑:朱穗龙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