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新闻发言人的老师” 新任政协大会发言人郭卫民今日首秀

来源:封面新闻 2019年03月02日 09:07

3月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组通过中国政协新闻网发布通知,3月2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从老同事王国庆手中接棒,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将首次以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身份亮相今年“全国两会”。

其实,郭卫民是新闻发布“战场”的一位“老将”。从主持5·12汶川大地震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再到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频频亮相,他是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也是给很多新闻发言人的授课者,故被称为“新闻发言人的老师。”

而另一方面,作为每年全国两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布会历来“有料”。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983年,全国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起,到2019年,全国政协大会共产生15位新闻发言人。他们除就政协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更需要面对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发问,其中更不乏犀利问题。

今年,“老将”郭卫民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的首次亮相,必将备受关注。

突发事件一定要说

“媒体的关注是我们的关注,努力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高效的服务。”

——郭卫民

从容、自如、坦诚、开放,这是一直以来,曾向郭卫民提问过的记者们普遍的感受。在他组织的多场发布会中,为人熟知的就是汶川地震后的系列发布会。

2008年5月13日,震后不足24小时,首场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就在网络公开,郭卫民担任主持人。此后整个五月,国新办每天召开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有时候甚至一天两场,让抗震救灾信息的公开透明。

此后,郭卫民也曾表示过,“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就举行新闻发布会,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是突发事件后反应最快的,这种连续性、高强度、大密度的新闻发布以前从来没有过。”

无论怎样,对于突发事件一定要说。——这是郭卫民由来已久的坚持。

早在2005年年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卫民就强调,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彼时,郭卫民用“撕”、“捂”两个反义词来阐述对立的两极。

郭卫民说,“对于政府而言,你越想把信息捂起来,记者就越想把包裹撕开,可以说,越是捂,越是堵,媒体就越拼命撕!媒体往往不是关注你里面的东西,而是你如何包,他又是如何撕的这个过程本身,比新闻事实更让他们感兴趣。”

正因如此,在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中,事件平息不到12小时,当地就举行发布会,设立新闻中心。同时,国新办在北京组织媒体采访和信息发布。

同一年,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组织中外媒体参加的大型采访团到四川采访。在四川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四川省领导介绍灾后一年重建情况,一天后,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央政府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中开展的工作。

不过,发布信息以外,真诚的态度也是郭卫民所强调的。

2018年,在给四川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成员授课时,郭卫民就谈到,在开展关于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时,不要简单地以总体安全来解释,要表达政府的重视、介绍采取的措施,保证公众的安全。“只有把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把舆论工作做好。”

政府新闻发布要实现常态化

“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就是要把新闻发布当做事业来做。”

——郭卫民

在郭卫民看来,国家发展过程中,将政策解读、传播到各行各业,搭建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需要新闻发言人推动;适应国内、国际新形势,加强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也需要新闻发言人贡献力量。

“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就是要把新闻发布当做事业来做。”

于是,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郭卫民时常的身份是主持人,他在发言人和记者之间穿针引线。在发布会之外,他曾任要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职责之一就是要负责新闻发布制度的建设和组织国新办的各场新闻发布会。

事实上,这些年,从最初国新办组织新闻发布会,到如今各政府部门、省区市党委建立起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布已成常态化。但同时,郭卫民也曾在演讲中指出,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还存在问题。

“无论是重大政策举措的解读,还是有效回应社会关切,都有很大提升空间。”郭卫民说,如各地各部门新闻发布积极性增强了,但发布工作不平衡、发布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突出;各级各地发布会多了,但发生突发热点事件后时常还是“千呼万唤出不来”;能够面对媒体的领导多了,层级也越来越高,但当出现迫切需要回应的舆论热点时,对于相关领导出来发声,仍缺少刚性要求。

2018年,在中国新闻发言人闭幕论坛上,郭卫民谈到,新闻发布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的“连心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建设人民满意型政府。

当然,这条路,任重道远。

在一张老照片上,一场新闻发布会前,郭卫民正与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勤交谈。

在发布会开始前,和参加发布的官员沟通,是郭卫民的习惯。在他心中,“我们请他们来讲,一方面要发布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提前准备材料,让发言人围绕境内外舆论关注的问题做好准备;筹备时间紧张时,和参加发布会的领导会提前碰头商议等。

“一个合格的政府发言人,就要让民众能够接受你,觉得你诚信可靠。”郭卫民如是道。(记者 杜江茜)

郭卫民简历

郭卫民,男,汉族,1958年10月生于上海,籍贯山西垣曲,198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

现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1976.04—1976.12上海市混凝土制品二厂工人

1976.12—1981.10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

1981.11—1982.08上海市财政局干部

1982.09—1986.07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生

1986.09—1989.07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

1989.08—1996.10全国人大外委会办公室综合处干部、主任科员、副处长

1996.10—1998.01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六局联络处副处长、处长

1998.01—2001.03援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2001.03—2005.02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副局长(其间:2004.09—2005.01在中共中央党校中青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5.02—2012.07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局长(其间:2006.06—09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2008年任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2010.09—2011.01在中共中央党校中青干部培训班学习)

2012.07—2014.04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2014.04—2015.06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外新闻局局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

2015.06—中共中央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简历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编辑:陈轻语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