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幸福成都更有内涵更有温度!成都召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总结大会暨民生实事总结推进会
1月5日,2022年度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总结大会暨民生实事总结推进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全会精神,始终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自觉把群众放到心中最高位置,在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发挥民力、改善民生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幸福成都更有内涵更有温度。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张剡、市委副书记陈彦夫出席。
会议发布了2022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人民阅卷·十大市民点赞项目”评选结果,听取了2022年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民生实事完成情况以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8位来自各行业领域的市民、专家学者和观察员代表先后发言,大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畅谈对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感受,对实施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筑好12345热线“连心桥”、支持“蓉漂人才”创新创业、优化完善“微网实格”体系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施小琳认真倾听记录,要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充分吸收,把大家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做好新一年民生实事的务实举措。
施小琳指出——
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始终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为我们持续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取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方法路径。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更加精准有力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施小琳指出——
过去一年,面对高温干旱、疫情频发等风险挑战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成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如既往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放在首要位置,持续保持民生投入增长、落地实施重大民生项目、制定出台惠民利企政策、持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成绩来之不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和“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重要论述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市民的智慧与力量、辛勤与汗水、拼搏与奉献。
施小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成都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施小琳强调——
◆要以加快发展为支撑,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围绕生活品质提升做强城市功能、围绕产业建圈强链促就业促增收、围绕满足市民需求扩大消费供给、围绕民生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最终将发展成果体现在全市2100万市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上。
◆要以守牢底线为基础,在持续织密社会保障网络上下功夫。全力以赴保就业,做好独居老人、残障人员、基础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持续提升市民群众居住品质,营造全龄友好人居环境,用心用情保民生、暖民心。
◆要以补齐短板为重点,在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上出实招。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扩容提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促进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救治能力,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救治力量保障和药物供应,全力保健康、防重症。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大运会等国际国内赛事为带动,持续做好运动场馆和设施向公众开放,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良好氛围。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全力构建全龄友好社会。加快“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深入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和“碳惠天府”行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要以精细服务为抓手,在促进政策保障可感可及上提质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营商环境5.0版政策加快落地落实,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推动12345热线平台系统集成改革,深化市民诉求一键回应,更好更快解决市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要以智慧治理为牵引,在提升城市科学治理水平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创新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深入推进“智慧蓉城”建设,深化“微网实格”治理,持续提高城市通勤效率,积极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不断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要以统筹协调为关键,在推动为民惠民持续深化上见实效。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问需于民与问效于民相结合、过程管控与终端见效相结合,让民生实事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
春节将至,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切实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多措并举做好民生商品保供、春节返乡出行保障、农村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确保广大市民群众过一个温暖、安宁、祥和的春节。
王凤朝指出——
坚持以市民感受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是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要持续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坚持“房住不炒”,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和困难帮扶力度。
◆要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入落实“三个做优做强”,更大力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平衡,稳妥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促进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聚焦“一老一小”优化服务。
◆要持续回应美好生活期待。夯实公园城市绿色本底,完善“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加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升市民就近运动健身体验,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坚决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要持续倾力服务市场主体。坚持以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尺,推动营商环境政策迭代升级,强化各类要素保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切实提振发展信心。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区(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市民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
文字来源:成都发布
编辑:孙雨彤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