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双流区怎么做?
务实精进开新局,重塑荣光再出发
双流区:
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
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以新发展理念为旗帜、空港公园城市为形态、适航产业体系为基础,“人港城产”融合发展、“校地企研”高度协同、“两场一体”良性互动,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城市功能集成完备、门户优势持续彰显的现代化国际空港都市区。
是新时代“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最快的地方”“干部人才心齐气顺勇争一流的地方”。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00亿元;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地区生产总值确保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
主动融入“双循环”
齐心唱好“双城记”
双流区怎么干?
8月25日,双流区召开区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明确将动员全区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以跨越赶超的壮志、再创辉煌的信心、务实担当的作为,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全会报告对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目标定位、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统一部署,并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什么是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怎样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系列问题,为双流区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具体路径。
站位新的历史潮头 激活豪迈基因再出发
“站位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大历史观审视城市发展,在接续奋斗中推动双流再跨越!”双流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流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本次全会是双流区委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新战略新任务,对这一目标定位进行的再思考再认识再深化。
在此之前,围绕“什么是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怎样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系列问题,双流区委精心组织全区上下先行开展了“解放思想、跨越赶超”学习讨论活动,通过“三答”“三改”凝聚共识、集中智慧。同时借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邦魏理仕、北京建筑设计院等高端智库,对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目标定位、产业发展、空间规划进行系统研究,思路再一次明确。
坚定发展信心 双流面临百年未有的大机遇
“站在‘立足世界定坐标、放眼全球谋未来’的新高度,报告对双流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必须要从两个大局中抢抓机遇。双流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全国经济第四极的空港门户,肩负着建设天府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任务,正大力发展航空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克服狭隘的地域观、落后的层级观、静止的区位观,必须主动在两个大局中抢抓机遇,在融入“双循环”中竞进有为,持续提升城市位势能级。
双流区要从区域发展战略中抢抓机遇,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转化为战略优势,办好双流事情、体现双流担当、作出双流贡献。
要从大城崛起中抢抓机遇,从成都城市发展的深刻变化中坚定信心、把握机遇,以大城崛起的势能引领双流发展再上新台阶。
汲取发展力量 双流在改革发展中连创辉煌
“今天的双流,正处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壮丽的时期。”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纵观双流改革发展历程,每一个10年都是风云激荡的跨越史——1980年至1990年,是双流以乡镇企业起势到热火朝天的十年。1990年至2000年,是双流以工业起势到夯基筑垒的十年。2000年至2010年,是双流以“三个集中”起势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十年。2010年至2020年,是双流以临空经济起势到推动航空经济发展的十年。
回顾40多年历程,双流总是在紧跟时代中奋力崛起,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以“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豪迈基因,一次又一次推进城市发展起势、提速、追赶、跨越,成就了双流改革发展的辉煌历史。
重塑发展荣光 双流将在识变求变中燃烧激情
“立足新十年更大作为,双流必须遵循空港城市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点燃二次创业激情、在磨砺中实现城市再次腾飞。”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必须顺应“两场一体”格局之变,自觉站位全市大局,深度思考“两场一体”下如何走出一条与天府国际机场错位协同、共荣发展的新路子,助力成都构建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
双流区将顺应港城融合发展趋势之变,将航空资源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适航产业体系和航空都市形态。
顺应航空市场发展态势之变,制定未来3-5年航空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和实施路径,聚焦空客、中国商飞等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生态圈专业招商选资,打造全国航空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业核心城市。
“四个统筹”推动“四大变革” 开启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新局
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怎么建”?报告认为,必须遵循“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理念,坚决改工作范式、工作标准、工作作风,构建与城市能级、市民需求相匹配的工作推进新体系。
以“四个统筹”推动“四大变革”,开启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新局面。具体来说,就是统筹四大动力推动经济组织方式变革,统筹四大环节推动城市工作方式变革,统筹三大功能推动环境营造方式变革,统筹三大力量推动组织动员方式变革。
统筹四大动力 推动经济组织方式变革
充分激发开放、科技、改革、文化四大动力,双流区将进一步发挥“聚外力、强内力、激活力、添魅力”的乘数效应,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
在全面开放上,双流区将坚持把全面开放作为链接全球的根本动能,推动自贸区开放提质、综保区拓能增效、口岸平台效能提升。
在科技创新上,双流区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强化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完善央地、企地、校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深度合作;鼓励区内高校院所打开“无形的围墙”,促进更多科研核心技术突破、更多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更多项目本地孵化。
在重点领域改革上,双流区将主动破除政策和制度瓶颈,进一步理顺推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与政策保障体系的内在关系。
在文化创新表达上,双流区将坚持把先进文化作为城市竞争的持久动力,深度挖掘文化基底,鲜活本土文化表达形式,着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创产业和文旅经济。
统筹四大环节 推动城市工作方式变革
提升城市规划品质、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城市运营品质、提升城市治理品质……双流区将进一步聚焦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重构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四大环节。
在规划上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再设计”理念,前瞻性制定策划方案,推动产业规划、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无缝衔接,以高质量规划体系塑造“一场两翼、东西互济、协同发展”空间格局,引领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品质发展。
在建设上围绕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精品城区,在全区统筹形成建设项目规模化、片区化、批次化推进格局,分批建成航空动力小镇、空港金融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城市地标,提升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辨识度和美誉度。
在运营上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引领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转变。同时借势大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实施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
在治理上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及时回应民生热点关切,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统筹三大功能 推动环境营造方式变革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双流区将大力营造与城市能级相匹配的营商环境、独具魅力体验丰富的消费环境、层次分明供需对位的生活环境、绿色价值高效转化的生态环境。
在营商环境方面,双流区将以国际视野确定“参照系”,培育国际化投资生态和经营环境,全方位营造具有比较优势、与国际无差别的营商环境,擦亮“企业咖啡时”政务服务品牌。
在消费环境方面,将依托国际空港枢纽、进境指定口岸、三大跨境电商园区等资源平台,塑造双流特有的高能级消费场景,建设成都高端商务商业新地标。
在营造生活环境方面,将以建设高品质生活空间为抓手,加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发展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把双流打造成为近悦远来、巴适安逸的精品生活城区和健康幸福家园。
在生态环境方面,将继续推动现有生态本底提档升级,构建“一山一园两楔多廊”公园城市生态体系。同时促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和产业化转型,打造全市生态价值转化示范亮点。
统筹三大力量 推动组织动员方式变革
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双流区制定出台了3个文件、98条措施,充分激励干部、人才和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火热实践。
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方面,该区鲜明重实干重实绩导向,激励干部想干事;优化干部能力素质成长路径,努力提高干部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专业化水平,激励干部会干事;坚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干事。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双流区优化“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重构与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系,努力把双流打造成为深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区之一。健全人才引育和服务机制,让各类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
同时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民“城市主人翁”作用,切实增强市民群众共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主动性、共治宜居环境的参与度、共享发展成果的幸福感。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任克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