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将有新变化!今天的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了这些事

来源:看度新闻 2022年05月19日 20:40

5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68次常务会议,集体学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研究审议《成都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成都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成都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议题。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会上审议的《成都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送审稿)》,从促进绿色出行、优化货运结构、推广新能源车、建设绿色智慧交通基础设施4个方面,提出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部署了18项重点任务。

为推动各项行动落地落实,《成都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送审稿)》提出了10条政策措施,包括绿色出行引导政策、新能源车推广激励政策和适铁货物“公转铁”奖补政策。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对于提高市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王凤朝强调——

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综合交通线网布局,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聚焦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加快建设低碳化、高效化、立体化、多层次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要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完善“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格局,构建绿色高效货物运输体系,加强新能源车辆推广和货车通行管理,引导绿色出行,推动绿色交通体系共建、共治、共享。

新能源公交

到2025年,初步形成1小时通勤的轨道上的都市圈

今后五年,你我的出行将有更多新变化。会上审议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送审稿)》提出,到2025年,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四极”之一的作用进一步彰显,泛欧泛亚空港陆港“双枢纽”能级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四向综合交通走廊通江达海抵边。

《规划》围绕8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梳理重点项目、重点任务195个,提出将初步形成1小时通勤的轨道上的都市圈,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全市公交车和巡游出租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

“交通物流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成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在‘十三五’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十四五’时期更要加力加劲抓好各项工作。”王凤朝强调——

要锚定建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第四极”目标,加快构建成渝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拓展对外通道,不断提升成都交通物流的通达度、便捷度和首位度。

要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全面推动成都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提高区域和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发展新能源运输、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配送、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完善多层次物流节点,积极申报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交通运输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资阳线

5至9月,预计成都有区域性暴雨3~5次

据预测,今年5至9月,成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预计有区域性暴雨3~5次,伴有1~2次区域性洪涝,局地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

会上审议的《成都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送审稿)》对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趋势预测、防范重点、防治措施等内容进行细化,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安全稳定大局,具有极端重要性。”王凤朝强调——

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认识当前成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和忧患意识,把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抓实抓牢。

要围绕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再梳理、再细化,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切实加强应急演练,坚决补齐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短板。

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对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旅游景点、农家乐、民宿等监管到位,一旦发布预警或发现灾害征兆,要果断组织群众提前预防撤离,做好避险场所保障服务,满足转移避险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会议还研究审议了其他事项。(图文据蓉城政事)

版面编辑:陈轻语

责任编辑:蒋月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