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脱贫路丨真情驻村对口支援 铺筑脱贫增收道路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10月11日 15:50

2018年7月,怀揣助力高原贫困山区脱贫奔康的梦想,成都市武侯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刘磊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自愿到扶贫一线开展精准扶贫,成为武侯区对口支援白玉县工作队第五批队员,驻守在平均海拔约3600米的甘孜州白玉县热加乡拉龙村,用心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帮助当地村民走上脱贫增收道路。

在热加乡拉龙村驻村工作2年以来,刘磊自觉克服父母年老体衰、幼子年幼体弱多病、爱人独自一人一边上班一边操持家务等实际困难,面对高原严寒、缺氧、交通条件落后等艰苦条件,把心扎根在拉龙村,迎难而上,始终把村民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他们办实事,处处为他们着想,积极主动为村民脱贫致富寻找门路,在平凡而不平庸的驻村岗位上,坚守初心。

初到拉龙村,刘磊迅速转变角色,火速开展贫困户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现状等基础信息摸底调查,不到1个月时间,便对全村每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与此同时,刘磊还充分发挥自身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搭建了脱贫攻坚基础信息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摸清底子后,刘磊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每一户致贫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先后开展介绍外出务工、劳动技能培训和修建联户路等帮扶工作,有效推动了贫困户持续增收、加速了贫困户脱贫奔康的进程。全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5366.98元增长至2019年的8592.53元,同比增长60.1%,2020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超过10000万元。

在武侯区产业部门工作的刘磊深知,要持续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推动扶贫帮扶工作从传统“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就必须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实地考察调研后,刘磊发现拉龙村森林覆盖率高,原始状态保存完整,盛产羊肚菌、獐子菌等高原野生珍稀食用菌,而这些高原绿色珍品也正是当下城市居民热心追宠的健康佳品。

2019年,刘磊转变发展方向,提出以野生菌加工为主、种植业为辅的村级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动村民增收。当遇到村级资金不足,无法购买野生菌加工相关设施设备时,刘磊毫不犹豫,主动提出个人自愿垫资,先后垫资近2万元,用于购买野生菌烘干设备和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确保相关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刘磊还充分利用在武侯工作的相关资源,主动对接归农、金屏广商等电商平台和福方公益、唐源电气等企业,举行产品展销活动,多措并举,线上线下拓展销售渠道和产品宣传推广,将高原绿色珍品送上了成都千家万户的餐桌,有效推动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在野生菌类深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产业,种植萝卜20余亩,试点种植中藏药近10亩,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2020年预计收入约8万元。

驻村工作期间,刘磊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不断撬动各类帮扶资源,解决所驻乡、村的帮扶需求。在派出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其先后协调爱心企业共计捐款17余万元、捐赠价值16万余元的衣物、棉被和洗衣机等物资,助力产业发展提升和民生服务改善;心系教育扶贫,关爱困难学生,为全村50名困难学生送去了书包、笔等学习用品和暖冬物资,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会同第一书记,协调县级帮扶资金40余万元,用于活动室提升改造、村集体经济厂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等。与此同时,刘磊还创新工作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二维码图像识别等信息化技术,在全县81个贫困村中率先搭建脱贫成效“一扫通平台”,实现对建卡户的精确管理和脱贫成效的直观展示。

如今的拉龙村,已从深度贫困村一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州级文明村,人居环境好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村集体经济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村民们谈到现在的生活个个喜笑颜开。一提到刘磊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纷纷表示:“这个从成都来的小伙子不简单,能吃苦、能干事,为我们的脱贫增收出了不少新路子。”

看度记者:张林林

版面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李玲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