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城”:新环境 新探索
蓝天下的成都
9月初,一条短视频被成都人刷屏。
“一个是三环内老城,一个是城南新城,两边人的生活完全不在一个世界,太古里的人们似乎不用上班,软件园的人们似乎不用下班,人民公园的人,更爱喝盖碗茶,环球中心的人更爱喝星巴克……住浣花溪的人穿着背心拖鞋去散步,住金融城的人穿着西装革履见客户,住少城的人说这有成都的底蕴,住天府的人说这里有成都的未来。一边是成都的慢悠悠和老本味,一边是成都的快节奏和现代化……一边的成都离成都自己更近,一边的成都离世界更近……”
这条题为《成都,两个平行世界构成的城市》短视频得到成都人的认同,主要是因为上面这段解说词。
“这就是我的生活,住成都三环内,上班在天府三街的人,每天都在两个世界穿梭。”在软件园上班的穆先生说。
快慢成都才是这个城市的标准照。2020年的成都,更值得一提的是“快”。
有一种快,叫成都快
2020年给各个城市带来严峻挑战。在各省市陆续公布的“半年报”数据里,成渝皆在GDP“转正”之列。四大城市群之中,只有成渝全面实现了正增长。
随着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的提出,成都被赋予了探索新时代城市发展路径的使命和机遇——“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2018年公园城市在成都首次提出,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目标,成都始终以现代城市管理内涵整体重塑为核心,探索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等全方位变革,这一切都反映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上半年里。
2020年有一种快,叫成都快:早在1月26日,成都就开始研究企业复工复产;2月26日,成都3588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3月底,成都服务业实现复市。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成都快速应对,率先畅通国内循环、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全面恢复。
“快”成都的效果也有数据为证:2020年前7个月,成都新增市场主体35.5万户,增长21.7%,进出口总额3898.3亿元,增长24.9%。
“去年一天的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现在能够达到2000元。”2020年5月26日晚,全国人民通过新闻联播分享了占道经营带给黉门街餐饮商户姜韩的“红利”。一时间,“成都允许占道经营”上了热搜,网友评价,成都人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越界”却被肯定,这是成都探索柔性执法的创新之举。而每一次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回应,都是制度创新生动的实践,彰显着公园城市成都在“塑城”实践中遵循以人为本的逻辑。
2020年春节以来的疫情,给全国各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都带来巨大冲击,为了帮助商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扩大客流,也为了更大范围内保障就业,3月,成都市城管委推出“五允许一坚持”政策,特别是针对餐饮商家,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临街店铺越门经营等,新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
一到夜色降临,成都的街头小巷便钻出了推着小推车的商贩。蔬菜水果、小吃零食、日用商品、文创产品……热闹的场面点亮了成都的夜。商贩流动起来、商铺活跃起来、城市和市民的信心提振起来。
客居成都的美国作家何伟在《纽约客》上发文介绍中国如何控制新冠疫情。在他看来,部分商户可以来到规定的路段摆摊的“成都模式”是值得一提的做法。“每每途经,看着街市中的人群,我总是回想起二十年前的成都街巷。”场景唤起了他对老成都的记忆,也带来了他对抗疫的思考——“与美国大规模举债的救济不同,中国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是适度的,相较于美国式的现金补助,中国给予企业家更多的空间探索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快速应对,帮助企业纾危解困,正是成都“半年报”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早在正月初二,我们就按照党中央和四川省委的统一部署,开始分行业研究企业复工复产问题。2月6日出台20条政策,重点解决企业防控物资不足、原料与用工紧张等问题。随后,又出台奋力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33条意见等措施,统筹安排补助资金25.5亿元,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疫情防控与稳定经济运行政策。”
成都应对“快”,其底气源于快速有序的疫情防控。依托这几年探索构建的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成都迅速组织48.9万人在11天内对4370个社区实施了3轮地毯式、精细化排查,敲开800多万户居民家门,排查1993万余人次,用范锐平的话说,“做到了底数清、状况明”。
范锐平称,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我们始终把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有效供给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危解困、赋能加力,全方位构建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发展环境。”
在疫情发生后,成都迅速组织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8个产业专班、1万多名服务专员持续蹲点,一对一为企业解决原材料不足、供应链受阻、用工紧张等实际困难。
2020年上半年,成都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逾1.5万个,减免企业税费、社会保险费495.7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619亿元。
2020年5月14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成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其中明确要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成都以主动姿态适应新环境,在“危机”到来之际应对有序,一边快速恢复城市功能,一边寻求机遇积极造血让城市持续前行,这是成都塑城的新尝试,也是探索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9年2月11日,俯瞰天府新区科学城
制度创新,场景落地,持续发展
2020年上半年,成都有两张逆势增长的成绩单颇为亮眼。
在疫情几乎对全球航空业造成“停摆”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自2020年3月以来持续保持回升态势,上半年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国第一,同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降架次量连续两月居全球第一。在全球疫情吃紧造成沿海外贸数据普遍承压时,成都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230.9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5.5%、21.9%。
成都的各行各业都在迎疫而上。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和国内经济形势向好,成都鲜明提出:“投资优先、项目为王”,开展为期3个月的项目招引攻坚行动,将落后的工期追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从固定投资来看,成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而从新兴产业来看,成都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增长56.9%、54.3%、25.6%。
为何成都能逆势增长?
“后疫情时代为新经济的发展打开一扇机遇窗口,这一时机成都重提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对社会经济秩序重建的回应。”曾任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的周洪说。在她看来,成都的新经济不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或新产业、新产品本身,它更多的是通过制度的创新,提供场景让其落地,从而汇聚新的要素,形成爆破性的力量。
2020年3月31日,胡胜全带着疑问去参加了一场新经济发布会,他想知道:“成都用什么留住新经济企业?”
胡胜全是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秘书长,这家协会拥有168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旗下成员孵化了极米科技、“哪吒之父”可可豆动画等实力新经济企业。
当新经济企业成长后需要更完整的土壤、市场、营商环境,成都是否能留下它们,让其发展壮大,在胡胜全看来,“给钱是不行的。”
不给钱,能给啥?——在这场“场景营城产品赋能”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上,胡胜全得到了答案:成都持续给出的,是成都新经济企业最需要的硬核科技、应用场景以及发展土壤。
正是在这场发布会上,成都宣布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产品、1000个新场景,为企业提供新机会、为市民创造新体验。8月20日,成都东部新区发布的“天府国际机场”等生态开放新场景,吸引了30多家企业,达成意向投资150余亿元。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创新和探索中,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路径之一就是营造新场景。
在成都当下全力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进程中,成都依托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公园绿道体系,开展了“公园城市体验消费季”“游绿道公园、品时令佳果”“熊猫运动会”等活动,大力发展户外消费。
成都实施“公园+”“绿道+”策略,激活创新动能,面向全球持续发布新场景、新产品,以公园城市作为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发育的场景媒介,不仅带来了人流,还将人与商业加以串联。源源不断的资源流动于新经济公园场景、新经济农业场景、新经济文创场景和体育赛事场景等,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经济与社会活力。
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把城市与乡村相连,1000个川西林盘星罗棋布,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在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乡村表达”同样瞩目。
比如,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城市之眼”,依托AI卫星网络数据服务,构建了一套能够对城市空天地信息进行动态采集、融合、分析的时空数据平台。这意味着,农民一支手机就能掌握土壤、天气和农作物的长势。
“双赢”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场景和产品在“公园+”“绿道+”的舞台火花碰撞。
永续发展大格局
2020年4月28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这片729平方公里的土地,寄托了成都转型突围的战略愿景,也承载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向发展的期望。
龙泉山森林公园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指着龙泉山规划图,向本刊记者开玩笑说,翻过龙泉山,成都向东,正好和向西的重庆相遇。
成都本地媒体报道说,“曾经,隔着龙泉山,风景两重天。如今,跨越龙泉山,成都天地宽。”
昔日的成都,是“两山夹一城”的逼仄,被西部的龙门山脉和东部的龙泉山框在其间。如今的成都发展跨越了千百年的东部生态屏障龙泉山,将这座山变成城市“绿心”和“会客厅”。沿着龙泉山“两翼”,分别是成都中心城区和成都东部新区,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天府国际机场正蓄势待发。此番进发,成都的城市格局开阔了,由“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
在成都市规划馆,成都重塑公园城市新型形态的沙盘图“有声有色”,可以清晰了解成都永续发展的大格局:统筹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高质量规划建设东部新区“九大片区”,推动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
面对成都这样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达2100多万的大都市,新时代城市建设者对空间格局的“重塑”,指向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方向,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目前成都五城区的人口密度是超过上海的。”成都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喜梅给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据统计,上海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5万人,成都五城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是1.77万人,还有部分区域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了每平方公里4万人。过高的人口密度,带来“高楼综合症”、拥堵、尾气等环境资源的重负,也带来“上学难”“就医难”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损害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宜居价值。
但是,如果以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成都的发展,其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尚未到爆发的顶点。据统计,过去10年成都人口增长复合率在整个西部地区稳居第一,年均净流入人口约35万。按照测算,未来二三十年,成都的服务人口将会超过3000万,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和上海。
塑造区域比较优势,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成都坚守宜居之城的必经之路。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下,成都迈出破解大城市病的坚实步伐:
谋求差异化发展格局,通过疏解非核心区功能的产业布局,注入新产业,在规划上降低人口密度、开发强度等多种措施,将中心城区人口规划密集从每平方公里1.77万人降至1.36万人。
着眼筑强生态屏障,建构城市西部都江堰自流灌区的国土开发强度,成都西部片区产业腾笼换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稳步提高东部新区和南拓区域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突出中心城区的带动作用,与重庆一起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突出城市公园文化格局,大力推动成都与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发展,提升都市圈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格局之变,带来成都的千年之变。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成都塑“城”的故事仍在继续:宜居之城,步履不停。
编辑:陈昱竹
版面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何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