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时评丨唯爱与信念永存的“电波”三临成都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伴着“红色电波”的滴滴声,8月20日晚,由上海歌舞团打造的红色经典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下文简称《电波》)的背景素材来源于革命烈士——李白和裘慧英夫妇二人的真实事迹。舞剧从“爱”和“信仰”的角度,讲述了上海解放前夕,革命志士李侠与妻子兰芬还有七位革命志士在上海的敌后战场上,用无线电作武器,互相传递情报、同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对于70后、80后甚至更老一些的观众来说,《电波》的故事已经很熟悉了,而舞剧版的《电波》则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革命烈士李白和裘慧英夫妇的事迹熔铸在“革命战友之爱”“家人之爱”“平静生活之爱”的情感意向中,用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我党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并在美好憧憬与残酷现实的对比中,凸显信仰的光芒和力量。
“电波”三临成都:因为这是巡演路上的一种仪式感
自从上演以来,这已经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团队第三次来到成都了,用主创朱洁静的话来说,来成都演出已经成为他们每年巡演的一种仪式感。因为台下成都的观众和演员们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共同成就了很好的舞台效果,而这一点是跟在其他城市演出不一样的。昨晚的演出,台上台下依旧延续着这种默契,很多观众都是90后、00后,情到深处,在城市音乐厅里能隐隐听到女生的抽泣声,戏到高潮,观众更是不吝掌声。除了剧本身的魅力之外,剧院文化在成都观众的心目中,特别是年轻观众中,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生活状态了。这也造就了《电波》每一次在成都演出的成功。
用情感让年轻观众找到红色经典的共鸣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两位主演王佳俊和朱洁静都是年轻舞蹈演员,他们一致认为先让自己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才有可能在演绎的过程中将情感传递出去、让观众找到共鸣。因为现在的年轻观众观赏水平非常高,对于同样的故事,往往有自己不一样的见解。所以舞剧版的《电波》除了用更加电影化的手法,从舞美、灯光和多媒体的角度来吸引年轻观众外,也更多从人性的角度、从人的情感出发,去挖掘更鲜活的英雄故事,运用更能够被年轻观众喜欢的艺术形式、表演风格以及手法,让专属于中国的故事在今天的舞台上活过来。所以才会有很多90后、00后的观众二刷,甚至三刷这出舞剧。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成功解码了当今中国舞剧创作的走向,用“红色”的信念为艺术筑起了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让观者从舞剧艺术的角度去重温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忘我奉献,这一份用生命换来的壮丽,将会永久地矗立在我们的心头。
文字:袁理
版面编辑:孙雨彤
责任编辑:蒋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