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时评 | 齐守望,待月圆,千里共婵娟

来源:看度新闻 2022年09月10日 07:06
摘要:暂时的分离,换来更好的重逢;今天的舍弃,换来明天的团聚

月圆、城静、人安,伴随着阵阵秋风,中秋佳节已至。

历史上,有无数文人墨客向月而咏,留下了佳句名章。其中,苏东坡就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美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百年来为人所传唱。

今天,让我们吟诵美词,共度佳节。

秋染锦江岸 摄影/李荣伟

故乡明月悬挂在心,每个小家期待团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今夕何夕?一年月色最明夜,中秋佳节。

中秋既是团圆庆祝的传统节日,又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诗意的中国人把对生活的期盼寄寓其中,赋予中秋节“团圆”之意,所以中秋节又称为中国人的“团圆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秋时节,总是热闹非凡,苏东坡见了,亦会感叹这烟火人间的美好。在这一天,潮汐归岸,游子归乡,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们分食月饼、共品美酒,给家中的孩子讲起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传说,各地也会组织燃灯、观潮、猜谜等从古至今广受百姓喜爱的民俗活动。皓月当空,人们望月寄情,心中有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情谊,也有着对小家团圆、大家幸福、国泰民安的祈愿和追求。

对于中国人而言,无论身在何方,故乡的明月总是悬挂于心,每个小家期待着阖家团圆,当千千万万的家庭聚在一起,那就是“大家”“大国”,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同时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

今天的分离,为了换来明天更好的重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中秋夜,亦是一些人的无眠夜。虽是团圆之日,但疫情当前,他们暂时无法与家人相聚。

他们是奋战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是几过家门而不入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与公安交警;是兢兢业业的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外卖配送员快递员。不仅如此,还有众多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与成都人民并肩作战,帮助我们早日驱散疫情的兄弟姐妹;还有严守防疫规则,坚持不流动、不聚集,因此无法归家的普通市民。

疫情期间,配送员们只能睡在配送站

一些人的分离,换来另一些人的重逢;一群人的舍弃,换来更多人的获得。他们没有抱怨,亦没有退缩,此刻他们只能与远方的家人“天涯共此时”,但也可与身边并肩作战的每一个人“把酒问青天”。“团圆”的确是中秋永恒的主题,但人们却有了不同的方式相聚,即使不在一处,也能通过电话、视频、邮件等形式传递思念。时移世易,改变的是其形式,不变的是其内涵。当团圆超越了一人一事的悲欢,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圆满。在这种特殊的团圆方式里,有你有我、有家有国。

月有圆缺周而复始,同愿人长久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过去的中秋节,我们的日常是和至亲的人品尝着香甜的月饼、闲聊着琐碎的家常,是举家外出游玩、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然而月有圆缺、周而复始,生活也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愿人长久”,团圆与相聚也不止在中秋,来日方长,我们还有许多团聚的时间。

疫情期间,79岁的市民邬爷爷因身体原因需要就医,工作人员耐心护送

目前,成都正集中力量,要一鼓作气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想要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早一天回归日常并非易事,但落在每个人肩上的任务,也并不复杂。你不妨防护再加强些,即使下楼拿个包裹也得戴好口罩;不妨居家彻底些,做完核酸即刻回家,一秒也不多逗留;不妨互相提醒着些,发现周围有人防控意识不强,要及时劝阻。每一个人,就像疫情防控网的纽带、节点,我们责任意识、团结意识越强,这张网就越紧越密,病毒就难有可乘之机。

我们应当怀揣着信念与期盼,同心战疫,从“蓉”不迫。相信待到“烟火成都”再次归来的时候,便可将积攒的思念娓娓道来,让美好的憧憬一一实现。

版面编辑:叶升芃

责任编辑:雷启枝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