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 会看到不一样的成都

来源:YOU成都 2021年06月16日 20:15
摘要:以耳朵感受四季的风声,以双腿丈量成都的距离

以耳朵感受四季的风声

以双腿丈量成都的距离

跑过人声鼎沸,跑出节奏韵律,跑向月明星稀

直到超越昨天的自己

古往今来,日新月异

成都的动感从未有一秒止息

体育场外闲适从容、悠游自在

竞技场上全情投入、挥汗如雨

无论对人对己

运动时最大的尊重

莫过于倾尽全力

一步之遥的室内,是雪道泳池

穿山越野的户外,是绿道骑行

篮框之上的高度,是天空之境

箭去弦惊的速度,是飒沓流星

在成都不必刻意寻找生命律动

它自然会微笑相迎

脉搏里纯粹的昂扬

肌肉中爆发的力量

点燃生机无限的风景

谁都能与这座城一起奔腾前行

只要以眼见证

以身融入

以心聆听

1

在一款运动APP上,我和一位住在附近的陌生人正在展开较量。我记录跑步后,通常会收到系统消息,“你已成为路线跑步主任。”当然,这个主任的称号,有时候也会被那个陌生的家伙夺走,我们都在这个公园跑了超过150次以上。

公园距离我住的地方,有1.3公里,通常,我会在家完成热身,然后换上跑步衣服,把自己抛进风雨中或者烈日下——大多数时候也是风和日丽,充满希望。跑步本身就是一种希望,尤其是在这个城市之中。

公园里有漂亮的跑道,跑完一圈有900米。即便你不拿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也能很好地记录你的跑步距离。这个公园正在成为附近居民的活动中心,有三个公共厕所,厕纸供应一直正常,还有一个小卖部,常年提供饮料。

简·雅格布斯在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曾详细写过公园的作用,她主张一个好的公园,应该有复合作用,可以满足附近居民的各种需求,这样,在每个时段,都会有人前来公园,这种人气本身,也是社区安全和活力的源泉。

 旱道滑雪者 图源Barbara

她观察的美国一些城市的公园,很多都是失败的,无法提供这种功能。当然,她的观察来自上世纪60年代。如果她能穿越到今天的成都,在我经常跑步的这个普通的公园,她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曾在不同时段,跑过这个公园。早上6点,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公园就热闹起来,那是最早的一批跑者,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多半是上班族。跑完步,还要回家冲澡,然后乘坐地铁或者驾车,去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到了上午,跑步的年轻人少了,来公园运动的以老年人居多,也有一些人推着婴儿车来公园散步。上午的明星,是一位女性,我每次上午跑的时候她都在。她的速度不快,但是跑步时间很长,在2小时左右,距离也能达到十几公里。

绿道上的跑步者和散步者

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如果天气好,则是公园一天最繁忙的时刻。有时候你会怀疑,成都人为什么这么悠闲,在这个时段还有这么多闲逛者。跑步的人也很多,有时候甚至会有小小的“拥堵”,会影响你创造最快配速。在假期,这里会是孩子的天堂,很多小学生在打羽毛球或者跳绳。

到了晚上,公园里会响起音乐,至少有三群人在跳广场舞。你不用戴耳机,也会获得伴跑的旋律,这让你跑得非常带感。当然,晚上跑步的人也很多,高峰期在8点到9点,而且跑步高手众多,会让你产生在跑道上竞争一番的想法。

绿道上的马拉松

像这样的公园,在成都有很多。过去两年,我跑过成都好几个公园。最适合跑长距离的,是东面的青龙湖公园,一圈下来就有7公里以上。锦城湖公园,围着湖跑一圈,刚好2公里。当然,在秋天,你必须去跑一下最美的跑步圣地,在浣花溪公园附近,可以从杜甫草堂跑到百花潭、青羊宫、四川省博物院,一路上都有金黄的银杏。

2

当我跑步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成都。

2019年3月的一天,我在南三环的绿道上徒步,感觉春天已经抵达,身体也无比轻盈。这个城市的变化实在巨大,2009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曾经花了13个小时徒步整个三环路,有不少地方还是工地,也有大片没有亮灯的区域,而10年后,三环边上已经建好了绿道。

山道自行车比赛

我每天出地铁站后,都特意骑一段自行车,就像在公园里。这让我无比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这个城市的血肉联系,仿佛你跑过的路,就可以真正拥有。

那些在漂亮的步道上骑自行车的人也一样,虽然时速不过20公里,却仍然感觉像风一样,因为生命变得轻盈。对有些朋友来说,自行车已经不再是交通手段,我有些朋友经常约着晚上骑行,河边,二环,三环。

有一位朋友坚持冬泳很多年,他有着发达的肌肉。有一天,他发了几位泳友的合照,有两位老年朋友的肌肉看上去比他还要好,其中一位已经八十多岁,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冬泳需要勇气,他们相互监督,相互鼓励,从来没有惧怕过寒冷。

在这个城市,各种运动都正在“复兴”。这两年的时尚是滑雪,之前,人们只能到太子岭或者西岭雪山去滑,周末开着车,这样的运动更像是一种旅行。现在,随着融创雪世界投入运营,滑雪已经可以成为日常。

滑雪运动者 图源成都融创文旅城雪世界

滑旱冰、攀岩,这些惊险刺激的运动,现在已经成为成都青少年的最爱。滑冰的时候,父母大多在旁观看,而攀岩则有成为亲子运动的趋势。少年习得勇气,而他们的父母则有一种“青春又回来”的感觉。

在所有的运动中,最有审美冲击力的可能是女子搏击。我的朋友圈中,至少有五个成都女孩都在练习拳击,让人心生敬畏——当然这是错觉,她们打拳并不是为了打人,而是沉迷在一种力量感中。

女性也要有力量,这个说法不只是比喻,还是行动,人们不再把美和柔弱捆绑在一起,女性也可以而且必须拥有更多肌肉。“肌存储”可能像存钱一样让人开心。

那些集体项目,也同样热火朝天。在成都街头有更多的篮球场和小型足球场,加入一支球队,意味着对自己有着极强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我见过好几支业余足球队,他们都有着极强的纪律性,训练迟到甚至都要罚款。

 城市中的旱道滑雪

“在锦城湖公园划完船再去打打沙滩排球”,“带小孩去麓客岛露营、过周末”,“组团去都江堰融创滑雪,才叫一个安逸”……我身边的成都人选择在周末和日常休闲时间进行体育运动,亲子的、潮玩的、户外的、极限的。

很明显,运动正在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有时候,你和朋友约饭会遇到阻碍,他们要运动。在健身房附近喝咖啡,可能成为比较好的选择,这样双方都没有负担。你会发现运动、咖啡和阅读,其实在相互促进,它们都属于“新型精神生活”,运动从来都不是肉体的机械动作。

3

运动不仅是“身体的再生产”,也是一种人格的塑造,当运动成为主流生活方式的时候,意味着城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种内在激励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增长理念,不但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会成为城市精神。

体育运动正在深入这座城市的肌理,成为大量成都人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逐渐日常化甚至主流化。因此,还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成都体育消费新场景。

在前不久进行的一场叫作“运动成都100+成都体育消费新场景”的发布会上,浪速赛艇俱乐部分享了“水上运动让城市更具魅力”的话题,而都江堰鱼嘴滑翔基地则分享了滑翔伞这一极致体验的户外运动。

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沙排项目 图源沈晓帅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多年来有一个癖好,一直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64公斤(后来才发现他个子比较矮),我一直不理解,直到我自己爱上运动,才明白这不是死板或者拘谨,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有激情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每天的活动轨迹大概是这样的:早上喝咖啡的时候,会关注天气和空气,盘算当天是跑步还是游泳。除了跑步,我还会骑车去健身房的游泳池,或者做两三百个俯卧撑。

这是一种自我控制,也是一种新的生活节奏。它对我的影响相当巨大,举例来说,即便是和朋友聚餐,我也不再是那个喝很多酒口若悬河的人,而是节制和更多倾听。

市中心内的羽毛球馆 图源文轩体育文化中心

在我看来,运动、节制和内在的激情,是典型的“都市生活”。在乡村,人们当然也会从事体力劳动,但是却很少“有意识地运动”。

匮乏时代,人们也会“节约”,但只有经济社会到了一定程度,人们才会“节制”。和节约不同,节制是一种主动作为,如果套用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这种“新生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或者“高质量发展”,不再是粗放型的扩张,而是有更多的反省和创造。

我们也可以说成都人自古就热爱运动,但是也只有最近10年,运动才成为蔚为大观的新的“潮流生活”。

尤其是最近几年,可以跑步的公园多了起来,人们可以在家附近跑步,而不必为了跑步去专门找一个操场;蓝天变得越来越多,才能让人放心奔跑,大口呼吸;商业越来越发达,健身房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面向公众的体育场馆也越来越多,不管你是冬泳、滑雪,还是玩飞盘,都能找到场地和同好。

绿道上跑步的青年 图源鹿溪智谷

这无疑意味着很多。成都人喜欢休闲,而运动本质上就是一种休闲。当你坐飞机在东京羽田机场降落时,运气好的话会看到地面上大片大片的球场。或许用不了多久,当你从成都上空掠过,也能看到各种可以运动的公园。

运动设施的普及以及环境的提升,让运动变得更为方便,而运动的普及,则重塑了人们的社区生活,它提高人们对自己城市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在运动中,人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也是城市的主人。随着大运会的举办,成都人会更有热情地投身到运动之中。

我自己的体会是,在任何时候开始运动都不算晚,而你每一次运动后,都会有收获。我喜欢在炎热的夏天,跑完步慢慢走回家,听着音乐,会清晰地感觉到,再一次爱上了生活,爱上这个城市。

编辑:孙雨彤

版面编辑:叶升芃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