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有声丨追党史记忆 寻红色足迹——强渡大渡河
在“百年征程 奋进蓉城 | 誓言有声——成都市县融媒大型全媒体新闻采风行动”的首日,记者来到位于石棉县安顺场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回顾革命先烈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缅怀他们为建立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这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流传至今的顺口溜。在湍急的大渡河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队在这里全军覆灭。也是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书写下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站在大渡河边,河水依旧波涛汹涌,中国工农红军当年完成的强渡大渡河这一英雄壮举,让记者感慨万千。
强渡大渡河 勇士完成惊天之举
按红军总部命令,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急行军赶到马鞍山,并于当晚成功抢占安顺场。为堵截红军渡河,四川地方军阀在对岸筑起堡垒。由于时间紧迫,红军当即决定第二天一早组织强渡大渡河。
5月25日天刚亮,红一营在大渡河岸边集合准备渡河。9时,在一营营长孙继先的带领下,红军战士们每人配备一支驳壳枪、一挺花机枪(冲锋枪)、一把马刀,六至八颗手榴弹,分两批次从安顺场渡口出发,驾着翘首木船,在机枪阵和神炮手的掩护下,向对岸的四川地方军阀驻地桃子湾渡口强渡。
勇士们在惊涛骇浪中与守敌顽强激战,最终完成强渡,成功控制了对岸渡口,强渡大渡河告捷。
为红军护航 77名船工的毅然抉择
“强渡大渡河的成功,离不开当地船工们的积极帮助。”讲解员告诉记者。其中一名船工叫帅仕高,当年21岁的他已是一名有五六年经验的船工。5月24日晚,红军战士在帅仕高家的木板房外夜宿避雨,他们席地而睡、绝不扰民。帅仕高深受感动,他开门把红军迎进屋,攀谈中得知红军需要船工的帮助。帅仕高第一个报了名,并帮助红军寻找船工,和其他七名船工一起,参与了强渡大渡河的第一船。
勇士们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红军又找到两艘船,在77名船工的帮助下,用七天七夜将7000名左右的战士运送到了对岸。
如今的安顺场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采访时,不时看到有人前来瞻仰,并在这里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记者沿着红军的足迹漫步在大渡河畔,耳边响起斗志昂扬的红歌,心中不禁被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品质深深触动。(温江融媒记者:何仁文 胡晨)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杜芋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