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用《人声》传递人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宣讲员
李文娟,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主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视协会员,国家一级播音员,成都市语言艺术协会理事,成都电视台“金牌主播”,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十优节目主持人”。所报道新闻曾获中国新闻奖、四川新闻奖。
宣讲感悟
历史是一面明镜,可以映照现实,折射未来。了解党史、讲述党史,使我们不忘来时路、坚定踏实的继续前行。
作品
用《人声》传递人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世纪初的中国,在四川成都,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立志报国,留洋日本寻救国之路;他兴办报纸,最早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投身革命,却在37岁不幸遇难牺牲。“他如流星,虽短暂,却用生命之光照亮了四川的天空,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四川人看到了希望……”他就是四川的革命先驱王右木。
1887年,王右木出生在四川江油武都镇,原名王丕昌,又名王燧。家里有三个兄弟,王右木排行老三。他们的父亲是晚清秀才,家里在乡间有几十亩的田,在江油老县城有几十个铺面,虽然到王右木这一代,家境已经开始败落,但也算是殷实之家。1914年,在大哥的帮助下,27岁的王右木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毕业,考到日本公派留学。在日本,他参加中国留日学生反对“二十一条”的爱国学生运动,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还参加了李大钊创办的“神州学会”。在日本期间,王右木如饥似渴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更加坚定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18年秋,王右木获得了日本明治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放弃做官的机会,带着全家来到成都的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任教,教授经济学和日文,这个学堂是他的母校,也是现在四川大学前身。在此期间,王右木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课堂这块思想文化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筹划建立革命组织。
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委托各地马克思主义者积极筹建党的组织。王右木前往考察,这让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920年冬天,王右木在皇城明远楼建立起四川第一个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取名“马克思读书会”。而“明远楼”就在今天四川省科技馆的背后这个位置。这是五四运动以后,四川地区最早诞生的以学习、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革命群众组织。
“读书会”成立一段时间后,会员人数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为便于大家学习,王右木自费订购了《新青年》《觉悟》《东方杂志》等进步刊物,还手抄、油印《共产党宣言》供会员学习,并亲自给会员讲解。读书会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团结大批的进步青年参加到革命运动中,为成都党团组织的建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成都正式建团后,读书会仍继续作为团的外围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王右木感到光靠读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范围、时间上显然都受到很大的局限。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他决定创办专门的刊物,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对于旧制度、旧思想予以批判。以动员更多的人投入到实际的革命运动之中。随后,《新四川旬刊》和《人声》报相继问世。
1922年2月7日,第一期《人声》报终于和大家见面。《人声》报作为四川第一份全新的、公开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运动的革命刊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期都载有不同体裁的各式文章。它被当局视为洪水猛兽,在当局的不断迫害下,发行了五个月左右的《人声》报被迫停刊。
1923年5月王右木致信党中央,表达在成都建立党组织的愿望。党中央决定直接吸收他为党员,委派他在四川建立党组织。1923年10月,王右木建立了我党在四川的最早组织——中共成都独立小组,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同年冬天,中共中央正式任命王右木任成都党组织书记。
王右木通过组织成立马克思读书会和创办《人声》报,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了人民的觉醒。同时,他的奋力播火,致使反动军阀对他恨之入骨,对他和他的家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王右木的二哥和大哥都曾经被反动派抓进监狱,严刑拷打,他的二哥被反动军阀活活打死在监狱,家里散尽家财才将大哥保释出来。
1924年春,为了摆脱军阀的纠缠,王右木决定出发去上海、广州寻找党组织联系工作。几个月后,王右木从广州启程返川,为节约路费,他决定徒步回成都,顺便沿途作一次实地考察。但没想到的是,王右木的人生轨迹到贵州土城后就戛然而止,他与组织和家人失去了联系,有消息说他在当地宣传革命时,被反动武装杀害,时年仅37岁。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9月18日,毛泽东同志为王右木烈士家属签发了“光荣纪念证”,以褒奖他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回顾王右木的一生,短暂却璨若星河。他眼里有光,心中有火,一腔热情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火种播遍了巴山蜀水,奠定了四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基础,开辟了四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壮阔道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