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态资产最新调查报告出炉:5年森林增加面积=3090个天府广场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8月06日 21:12
摘要:成都生态资产“家底”丰厚。

森林覆盖率40.20%,林木绿化率44.89%。比起五年前,成都市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9%。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2个环城生态公园,或者是3090个天府广场的面积。

森林、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生物质能源库,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之肾”。8月5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正式发布了《2020年成都市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成都全市森林面积达到864.30万亩,林地面积586.86万亩,森林蓄积量3677.35万立方米。

公园城市里,处处花团锦簇

五年来,成都市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伴随着“不断上升”而来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2020年成都市森林生态系统在支持、调节、供给、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972.74亿元。

这些呈现在面前的数字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据测算,2020年成都市森林生态系统在支持、调节、供给、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972.74亿元。其中,森林调节水量19.51亿立方米,涵养水源价值54.40亿元。从涵养水源总量角度来讲,相当于11个李家岩水库,能满足成都市2000万人1年的居民生活用水量。

绿满蓉城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森林作为大量动植物的家园,自然也对生物多样性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今年的公告中,首次将“生物多样性资源”纳入其中。


公告中公布的图表数据

根据报告数据,成都市现有森林、湿地、农田、草地、城市五类生态系统,已记录维管束植物4459种,其中,蕨类植物304种,裸子植物82种,被子植物407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红豆杉、独叶草等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楠木、香果树等38种。全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00种,其中,兽类129种,鸟类496种,两栖类33种,爬行类4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雪豹、川金丝猴、绿尾虹雉等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大鲵、红腹锦鸡等80种。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据了解,成都片区内的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经达到73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滚滚”原住民们也越来越多了。今年2月19日的视频显示,在崇州鞍子河布设的红外相机里出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画面。不仅是熊猫,今年1月16日凌晨3时30分,一只雪豹也出现在镜头里。据悉,半年多时间里,在崇州鞍子河各点位的红外相机共拍摄到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黑熊、岩羊、水鹿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

另据成都观鸟协会估算,目前经过龙泉山脉的鸟类就有几十上百种,其中猛禽的种类就有10余种,数量达到上千只。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凭借着独特的地理地形特点,成为这些猛禽和迁徙鸟类歇脚休息的场所,随着龙泉山森林覆盖率的逐渐提升,观鸟协会的会员也在这里拍到不少曾经没见过的珍稀鸟类。

7月,一对红耳鹎来到了成都市民罗女士家中,并在阳台上筑下了爱巢,越来越多的动物把城市作为栖息地,小动物们的幸福生活也变成了每个成都市民可感可及的“小确幸”。

在居民阳台上筑巢的红耳鹎

城园相融 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加速呈现

除此之外,成都也针对城市的绿化进行了增量提质,2020年实施新建公园30个,新改扩建小游园、微绿地100个,新增绿地面积2004.2公顷;新增立体绿化23.60万平方米,实施拆墙透绿、围墙增绿226处;完成行道树增量提质街道462条;新增规模化芙蓉景观45个,完成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5个。天府绿道体系累计建成4408公里,打造“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1018条。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到112.84万亩。在绿化共建共享方面,2020年全年共249.6万人参与各类植树活动,栽植树木848.1万株(含折合),1.45万人参与绿地树木认建认养认捐活动,认养树木5.69万株。

2020年,成都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全域增绿”行动,开展“五绿润城”提升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同时,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修复、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修复、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加快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建设,高标准建设天府绿道体系,加强森林灾害预防治理建设,积极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使得山水呼应、绿道蓝网、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加速呈现。

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着市民的多元生活;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优质的配套服务,让幸福感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细微肌理,让幸福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看度记者:张鹏远 陈轻语

版面编辑:冯天赐

责任编辑:雷启枝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