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大家的“冰墩墩”自由 成都有多努力

来源:看度新闻 2022年02月09日 19:45
摘要:“人手一墩”的梦想指日可待!

“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冰墩墩’自由”?

“能不能落实‘一户一墩’”?

这两句话,可能是最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所有冬奥粉们内心的真实写照。随着第24届北京冬奥会在全球的瞩目下盛大开幕,本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一跃成为全球喜爱的“顶流明星”,甚至出现了冬奥吉祥物玩偶“一墩难求”的盛况。“冰墩墩”将大熊猫的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

冬奥明星“冰墩墩” 

大熊猫:公认的“代言人”

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举办,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大型洲际运动会。在人们的记忆中,左手高举金牌,右手大拇指点赞的“盼盼”,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对这场体育盛会的印象。即便是年轻的一代,也许对这个名字也并不陌生;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之一的晶晶,也是以大熊猫的形象登场,象征着快乐、和谐,所代表的是奥运五环里黑色的一环;2021年第14届全运会吉祥物的设计方案是以陕西秦岭独有的四个国宝级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创意原型,大熊猫“熊熊”,张开双臂,热情奔放,寓意奔向新时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筑中国梦。此外,还有2019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的吉祥物胖墩、“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吉祥物路宝宝,2019世警会吉祥物“橙橙”和“嘟嘟”,等等。从这些可爱的吉祥物宝宝形象选择上,不难看出,大熊猫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形象“代言人”,也是海外认可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一直以来大熊猫在国际传播中也担当重要角色。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表示:“具体而言,大熊猫温和可亲,蕴含温良和平团结之意;它黑白相间的外表也与道家阴阳之形相合;另外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意。大熊猫在国际上认知度极高有三点原因,一是其珍稀性,二是其蕴含和平友善的文化内涵,三是与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动物保护潮流相吻合。”

大熊猫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形象“代言人”

“冰墩墩”:早已与四川结缘

据悉,其实冰墩墩的“诞生”跟四川有很大渊源。为了让冰墩墩的熊猫形象看起来更讨喜,冰墩墩设计团队曹雪和团队成员曾专门飞到四川实地观察,抓住了幼年熊猫是因其走起路来呈内八字,头身比等特征使它们显得更加呆萌可爱,进而成就了胖乎乎、圆滚滚的冰墩墩。

作为全球唯一具有野生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资源的特大城市,在大熊猫从“濒危”降至“易危”的过程中,成都一直以来都在为实现大家的“冰墩墩自由”而不断努力。目前,成都共繁育233只饲养大熊猫。近年来,成都持续大力推进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组建专家团队解决了大熊猫繁育、种群遗传管理与健康管理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大熊猫种群数量,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的就地和迁地保护,以及遗传资源保存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取得了73项研究成果和大约46项专利。成功将大熊猫死亡率从1987年到2000年间的10%,降低到了如今的1.9%,解决了大熊猫从繁殖到种群遗传管理到健康管理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成都不断加强所属片区内生物监测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逐步打造以保护大熊猫为核心的生态家园,让野生动物逐渐和周边社区居民和谐共处。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片区共布设野外巡护线路65条,红外监测线路93条,红外触发相机271台,拍摄到有效照片97100余张,有效视频22900多个。分别拍摄到了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绿尾虹雉、等数十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共有73只野生大熊猫在这此安居。

野生“冰墩墩”

扩建区:为大熊猫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今年年初,以“熊猫为用户、中心、根本”为理念打造的熊猫基地扩建区预开园。对于普通市民游客来说,熊猫基地扩建区的开放代表着成都又有了新的打卡游玩圣地。但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作为成都熊猫基地的扩建区,面积达2530亩的它,是继一期建成之后世界上最大的以熊猫为主题的建设工程。更为重要的是,扩建区完全遵循以“熊猫为用户、中心、根本”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相对于“老区”,扩建区内大熊猫场馆更注重动物的隐私。例如,在大熊猫参观方面,只设置有1~2个相对较大的参观面,其他区域则进行了遮挡,这样便可以更多地保护大熊猫的隐私。

同时,在大熊猫室外场馆设计上,植被丰富度也非常高。在大熊猫室外场馆内,扩建区选用了大量适合大熊猫生长的乔、灌木等,并根据大熊猫不喜欢硬质地面的特性,在大熊猫的室外场馆和室内展厅使用了大量树皮作为铺垫。方方面面都充分照顾到了“滚滚”的感受。扩建区正式开园后,成都熊猫基地也迎来了新的科研大楼。新科研大楼根据各科研团队的专业需求和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设计。硬件条件的提升为更好地开展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并能更规范生物安全操作,开展更宽范围的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熊猫妈妈”侯蓉带领团队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回归产房”:为熊猫繁育保驾护航

除此之外,2022年1月31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历时一年,在都江堰玉堂镇“熊猫谷”建设的“回归产房”终于面向游客开放,大熊猫“娇子”、“成就”、“真真”作为首批“新房体验官”现已入住回归产房。回归产房是熊猫谷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集大熊猫饲养、繁殖、育幼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兽舍。

回归产房名字中的“回归”既指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只野外大熊猫在当地被救护,自此开启中国大熊猫救护之路的历史,也蕴含着多年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此地继续推动大熊猫保护的未改初心。为达到模拟自然的目的,回归产房不仅在室外活动场引植珙桐、高山杜鹃等生活在大熊猫栖息地的珍稀植物,用山石垒砌仿真山涧溪流,还在室内活动场内用环保颜料结合造景绘制山野风光,用原木栖架、人造瀑布、仿石地面等元素进一步还原野外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一年的时光,让回归产房由一块荒地逐渐建设为了一座山水交织、林木繁茂的生态兽舍,实现了以熊猫宜居为主,创造。今后,回归产房还将迎来更多大熊猫,承担起更多科研、科普工作,也会见证更多生命的诞生和奇迹。

还原野外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此时此刻,冬奥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着汗水,胖乎乎的成都“墩墩”们也在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目前,虽然我们离“人手一只大熊猫”的梦想还很远,但只要大家一起携起手继续保护可爱的“墩墩”们,相信这个愿望将不再遥远。(图文据成都公园城市)

编辑:陈盈如

版面编辑:叶升芃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