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来源:看度新闻 2022年10月12日 16:55
摘要: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 ,擦亮公园城市绿色本底。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作为邛崃山、岷山两大山系大熊猫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性走廊带枢纽,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几乎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中间地带。区域内,除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群,还分布着约占大熊猫国家公园85%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与90%的种子植物种类。一年来,成都片区在建设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2022年国庆期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都江堰管护总站,一线巡护队员们跋涉穿行在山涧峡谷中,守护着生存、生长在这里的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密林里,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二郎庙管护站站长芶安然带领着队伍熟练地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

他们在日常的巡护中,大约每三个月就要到山里去取放之前安装的红外线相机,看看有没有拍到相关的野生动物。途中,他们在脚下就有所发现:“这个就是一个藏酋猴的粪便,看它新鲜的程度,大致应该是在3到5天左右。藏酋猴也属于是大熊猫的一个伴生物种,也是它的同域物种。”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都江堰区域

除了藏酋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还有雪豹、四川羚牛、川金丝猴、绿尾虹雉、岩羊、水鹿、红豆杉、珙桐、独叶草、树生杜鹃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它们通过布设在各区域内的监测镜头或巡护员们的发现,得以和大众“见面”。大熊猫国家公园从何而来?从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至今,成都片区又是如何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才得以让这些野生动植物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中的?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的部分珍稀野生动植物

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

2021年10月12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而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4个县(市),面积1459.48平方公里,几乎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中间地带,其中核心保护区1145.01平方公里,是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群迁徙繁衍的关键区域。占地面积广、地势起伏大,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从分散到集中,让“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是最大的改变。目前,成都片区涉及的4个县(市)整合原有16个保护地及管理机构,分别设立了管护总站,并分片区设立28个管护站,形成“管理分局—管护总站—管护站”三级管理架构。

一年来,成都先行探索启动保护站标准化建设,于2021年先行探索编制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保护站标准化建设技术方案(试行)》,让成都片区各区域内的保护站不仅仅作为巡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场所,更是集巡护、科研、宣教、监测为一体的多功能展示窗口;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以生态文明为主线,紧紧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战略定位和部署,以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规范管理、生物多样性、大熊猫旅游、大熊猫品牌策划和对外交往样板区为目标,明确了2021—2025期间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建设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安排。

同时,相继启动了四个区域的确界定标工作,都江堰、彭州、大邑片区确界定标项目目前已完成勘界工作,其中崇州片区碑桩已于2021年12月完成埋设并通过预验收。

厚植生态文化 擦亮公园城市绿色本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也通过不断整合辖区内的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编写科普图书、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利用各类主题日进行科普宣传等系列举措,厚植生态文化,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注入“绿色动能”。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入口社区都江堰市龙池镇飞虹社区,有一个高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村民们成立巡护队,定期巡护保护小区内约3万亩林地。61岁的居民王贤祥是年龄最大的巡护队员,他经常带孙子和孙女参加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在当地开展的各种自然教育活动。“我希望下一代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传承下去。”一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开展了大量形式丰富、传播有效的公众教育工作,致力于将自然融入教育,着力发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教育功能,把公众教育打造成家门口国家公园的生态名片。

“这个竹叶脚印是绿尾虹稚耶!”

“快看,这个红外相机给我拍照了!”

2021年冬季,由西岭雪山景区云曦餐厅改造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西岭自然中心迎来了首批游客,大家在畅玩冰雪的同时参观了互动有趣、新颖独特的科普展馆,了解国家公园建设概况、生态保护、巡护监测等,认识西岭雪山景区的新身份——大熊猫国家公园。景区开发经营者也在探索向国家公园建设者身份的转变。

“将原来的餐厅改建为面向广大游客的自然中心,虽然损失了一些经济利益,但是承担起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宣教的社会责任,唤起成千上万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景区负责人自豪地讲述这次改造。

西岭雪山景区改造是成都片区传统景区身份转变的一个缩影,彭州宝山村游客中心改造成自然教育中心、都江堰虹口管护站改造水生植物科普池、崇州九龙沟改造自然教育户外游径等内容,都是传统景区迎接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的时代机遇做出的积极转变,真正从国家公园发展的角度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体验服务,让每一个游客能切身感受到国家公园之美。

2022年9月,《和大熊猫一起上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自然教育实践手册》正式与公众见面,《手册》通过科学的内容,生动有趣的风格,详细介绍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可以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方案,涵盖了自然教育基本概念、活动设计方法、活动案例和活动注意事项等内容,将帮助校园师生在校园乃至进入国家公园周边开展简单便捷、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我们在活动案例中融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情况,希望能借此帮助广大师生深化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认识,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推动片区内自然教育的发展。”

《和大熊猫一起上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自然教育实践手册》

用“智慧”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今年3月,大邑县境内海拔3700米的三大湾,白雪皑皑的雪地里,一只小熊猫的出现萌化了众人的心;同样的地点,6月,一只幼年雪豹现身,熟练地行走在的裸岩地带;7月,崇州大坪片区海拔约2650米处,一只健壮野生成年大熊猫的身影出现;8月,崇州片区海拔2900米左右的野生动物活动的核心区域,羚牛家族带着刚出生不久的羚牛宝宝集体出游、觅食,惬意十足......这些画面和场景,全部来自于布设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各区域内的红外线相机和监控系统。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强化科技手段运用,构建生态监测智能网络体系,成都片区共设置监测网格(线路)178个(条),布设摄像头及红外相机300余个,拍摄野生动物有效照片18万余张,有效视频4.8万个,初步构建起了生态监测智能网络体系。

“智慧”的运用不止于此。成都熊猫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片区不仅按照“人退猫进”原则,实施生态搬迁,还通过设置人工饮水点、首创野生动物人工洞穴等方式,持续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栖息地环境,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屏障功能。

近年来,大熊猫已多次在成都片区内的人工饮水点附近出没,在龙池管护站,人工饮水点大多设置在距离水源地较远的山坡地带。通过跟踪监测发现,野生动物对饮水点的利用非常频繁,证实人工辅助饮水点项目成效显著,将进一步摸清野生动物出没路径和自然饮水点分布情况,按照“天然保护为主,人工改造为辅”的原则,在部分区域增设饮水点,为野生动物饮水提供保障。数据收集结果显示,发现以大熊猫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在人工洞穴内活动频繁,已经完全接受了人工洞穴。

在西岭雪山景区,几条飞瀑让游客们赞不绝口,而这些“千年飞瀑”其实不久前才重新回归大家的视野。消失数十年的“千年飞瀑”胜景重现西岭雪山,正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大邑管护总站在辖区内逐步清退小水电后,生态已经逐步得以恢复的缩影。

同时,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都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也进入了巡护与修复相结合的新阶段——从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各类巡护共计2194次,总计6324人次,共完成栖息地修复60070亩,并预计至2025年完成大熊猫栖息地修复30万亩。

365天前,人类的脚步声还难免惊扰到这里的“原住民”。今天,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已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徐徐展开。(图据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

海报设计:梁珺僮

编辑:朱书婉

版面编辑:冯天赐

责任编辑:吴雷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