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火井镇大葫村:小竹子带来的大变化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9月17日 20:26
摘要:来看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

初秋,邛崃市火井镇大葫村,苍翠挺拔的竹子随处可见。

在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火井镇大葫村发挥当地的地理优势,聚焦竹产业和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特色产业,促进农商文旅体全面融合发展营造出生态价值,转化场景,助力乡村振兴,为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给出了一份绿色经济答卷。

邛崃市火井镇的大葫村内随处可见的苍翠竹子

几年前,位于邛崃市火井镇的大葫村还是个靠山吃山的小村子,当地村民大多以伐木和外出务工为生。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2014年,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派遣专家到当地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结果,专家们建议,当地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发展冷竹笋和中药材产业。“我们结合了地理优势和山上适宜发展这种产业的特点,征求了群众的意愿,当地的党员干部也率先进行了小规模的示范性种植。2015年我们召开了群众大会,对冷竹笋和中药材产业进行了全动员种植。”大葫村村支书许国林说。

据许国林介绍,几年前,大葫村157户人还有26户低保户,项目启动三年之后,村子里的低保户减少为6户,不仅在经济上获得收益,全村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村子也迎来了真正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葫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此后,大葫村群众对冷竹笋和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持续高涨,竹产业由项目启动之初的3200亩发展到现在的12000余亩,投产面积达7000余亩;中药材产业规模达11000亩,投产面积达5000亩。2020年,全村冷竹笋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中药材销售收入180万元,已成为大葫村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

“2013年,我们村的人均收入为16964元,后来每年增加了8000多元。到2018年的时候,全村的年创收就已经达到900多万,我们预计今年的人均收入应该会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2000左右。”林下特色产业为大葫芦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把目光聚焦到更大的层面上,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的过程中,成都也加快了对相应的产业的发展布局,为生态场景转化成经济收益创造条件。

竹茂城美、竹兴农富

2020年,成都出台了《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公园城市美丽竹林风景线的实施意见》,明确以竹茂城美、竹兴农富为目标,着力保护与提升竹林盘、挖掘与创新竹文化、打造与创建竹品牌,推动竹产业结构调整与现代竹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农商文旅体全面融合发展,营造竹生态价值转化场景。

邛崃市火井镇副镇长李鸿浩说:“除了食用笋以外,我们还在道路两侧临路的路段,种植了大面积的景观竹,用于竹林风景线的打造。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市场主体,从生产端对农户进行一个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从销售端与加工企业直接对话,解除了中间商环节,提高产品的增加值,将差价部分的利润用来反哺我们集体经济和农户,用于我们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投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竹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现代竹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农商文体全面融合发展营造出生态价值,转化场景,助力乡村振兴,让竹林成为公园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未来,大葫村还将积极践行“科技兴农、产业强村”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壮大冷竹笋、中药材产业,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百姓共同富裕的成都典范。

看度记者:张鹏远

编辑:冯天赐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雷启枝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