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 | 成都:厚植生态本底 描绘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图景

来源: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13日 09:30

1月1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推出了报道《成都:厚植生态本底描绘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图景》,对成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工作举措进行了关注。

以下为报道全文:

四川省成都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努力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生态筑城,夯实公园城市生态本底

全面推行林长制。成都市将园林资源纳入林长制工作统筹谋划,建立“林园一体”的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健全协作机制,创新设立“市民林长”“山头长”,2022年以来发现并解决问题7000余个,林长制工作获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

提升“两山”生态质量。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累计增绿增景20万亩。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建设,累计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1万亩,龙门山区域生态涵养功能稳步提升。

强化生态安全。扎实抓好监测预警、隐患排查、火源管理、应急准备、宣传引导等工作,打造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测预警指挥云平台,提升智慧化防控水平。

形态美城,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

成都市实施“五绿润城”示范工程,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璀璨“绿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天府绿道城市“绿脉”、环城生态公园超级“绿环”、锦江公园精品“绿轴”,呈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天府绿道累计建成6158公里,环城生态公园100公里一级绿道全线贯通,锦江公园打造滨水慢行街11条、特色街区25条,打造全长10公里的“夜游锦江”路线,“一江锦水、两岸融城”公园城市形态逐步成形。

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推进“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成新金牛公园、芙蓉岛公园等公园110个。利用桥下、街旁、滨河、基础设施周边等7类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场景及口袋公园,目前,成都市各类公园总数已达1514个。

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增设花卉布置、设置主题植物雕塑,推进城市道路、重要节点、重要片区园林景观品质整体提升,2022年,新增城市绿地1845公顷、立体绿化27万平方米,花卉布置110万余平方米。

业态兴城,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成都将22项改革任务细化为62项改革举措,在吸引金融资本进山入林、集体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纪念林建设运营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展林园生态产业。以“建圈强链”理念培育林业特色产业园区,做优做强花卉、竹子和油橄榄等优势产业,积极建设全国花木数据中心,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林业示范园区,“熊猫林里”“熊猫乡村”等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创新森林碳汇。开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等碳汇资源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引导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等生态工程碳汇开发,成功开发龙泉驿生态移民区植被恢复、龙泉山碳惠天府、国际论坛碳中和林等碳汇项目。

品牌塑城,争当公园城市先行示范

深化公园城市理论研究。成都市邀请规划、园林等领域110余名专家进入公园城市建设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库,持续举办公园城市论坛,编印《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成都创新实践》《公园之城:成都——从“首提地”到“示范区”》等体现成都公园城市理论实践成果的书籍,公园城市理论体系不断丰富。

营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氛围。积极响应市民需求,发布绿道公园精品游览线路50条,创新开展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试点,环城绿道骑行、龙泉山观日出、公园露营成为成都新晋热门市民休闲项目。

提升公园城市品牌影响力。高水平举办“公园城市国际花园季”“公园城市银杏文化月”等特色节会活动,高质量推进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办,推动绿色生态高颜值向高价值转化,公园城市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编辑:冯天赐

责任编辑:蒋月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